摘要 如今,新三板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新的焦點。其擴容的速度令人咂舌,不到兩年就趕上并超越了A股30年的上市公司數量。也是不到兩年,新三板河南軍團同樣實現了異軍突起,從0出發,如今已有142...
如今,新三板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新的焦點。其擴容的速度令人咂舌,不到兩年就趕上并超越了A股30年的上市公司數量。也是不到兩年,新三板河南軍團同樣實現了異軍突起,從0出發,如今已有142家之多,一舉殺入“破百俱樂部”,走出了一條堪稱完美的上揚曲線,位列全國第八。
不到兩年:新三板河南軍團躋身全國前八
如今,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的增長,怎一個快字了得。這不,國慶長假剛過,河南又有中拓石油、百匯環保兩家企業掛牌新三板。其實,說起新三板,2014年的1月24日,恐怕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就在這一天,新三板宣布正式擴容,來自全國各地的285家企業首批集體掛牌。也就是打這一天起,新三板終于有了河南企業的身影。當日,鄭州捷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大方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鄭州歐麗信大電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來自鄭州高新區的企業,實現了集中掛牌,成為新三板河南企業的先行者。
然而細細算來,截止到今年10月11日,不過兩年的時間內,河南新三板的掛牌企業已經由首批的12家迅速躥升至142家。那么河南軍團的規模在新三板中處于怎樣一個地位呢?數據很能說明一切,也更能直白地表現。根據WIND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數量方面,河南142家掛牌企業,在全國排名第八,占整個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的3.91%。
就排名來看,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數量與區域的經濟實力以及活力還是息息相關的。排在河南前面的除了北京、上海兩個直轄市外,分別為江蘇、浙江、廣東、山東、湖北等幾個省份。在其中,湖北雖然經濟總量低于河南,但其制造業以及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還是可圈可點的。而就股本總量以及資產總量這兩個相對關鍵的指標來看,河南依然排名全國前列,名次分別為第七名和第八名。而河南企業以13億元的凈利潤總和,同樣排名全國第七。不僅如此,被譽為新三板投資風向標的三板做市指數和三板成指也有豫企的身影。首批共有10家企業入選樣本股,包括大盛微電、眾智科技、華麗包裝、秋樂種業、深冷能源、富耐克、蔚林股份、安陽機床、威科姆、天邁科技等。此后,陸續還有廣安生物等企業增選樣本股。
[制造業強勢依舊]超過了“半壁江山”
在九鼎德盛分析師肖玉航看來,登陸新三板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是其尋找資本運作的一個起點。可以說,新三板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憑借資本力量迅速發展壯大的平臺。而這些中小企業,正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源泉。
對河南而言,14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分布在哪些行業,是一個值得分析的話題。數據顯示,我省142家掛牌企業,其中90家來自制造業。不難看出,制造業在河南工業體系中的優勢地位以及河南由制造業大省向強省轉變的決心與行動。
據大河報記者了解,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努力,河南制造業已經取得了輝煌成就,形成了門類齊全的制造業體系,從軌道交通、智能電氣、風電等高端裝備,到汽車、手機、冰箱,再到女褲、火腿腸、速凍水餃等日常消費品,許多行業生產規模居全國前列,成為河南制造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數據顯示,2014年,全省制造業增加值達15096億元,同比增長10%,經濟貢獻率達到52.6%。
另一方面,河南制造業一直在通過創新提升產業升級。就目前來看,河南制造業在輸變電設備、大型礦山設備、大型農機、軸承、軌道交通部件等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許多高科技產品進入航空航天、航海、能源、大型基礎設施等重點工程領域。
我國正大力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把“中國制造2025”計劃作為推動經濟轉型的關鍵。而新三板河南制造企業的大批涌現,正是這一戰略的踐行。而不少企業涉足的新材料、智能儀表、工業機器人、生物醫藥等,均是河南制造業轉型的領域。
除制造業外,其他行業的企業數量均未突破20家,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業有19家企業。農林牧漁業、建筑業、租賃商務服務業、批發與零售業、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等也有少量公司登陸新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