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澳大利亞的新鐵礦石項目開始投產以及巴西的發貨量增加,近幾月對鋼價形成支撐的礦價出現回落。日前的相關報道顯示,基準鐵礦石價格已從8月的每噸近143美元的高點跌至每噸132美元。同...
隨著澳大利亞的新鐵礦石項目開始投產以及巴西的發貨量增加,近幾月對鋼價形成支撐的礦價出現回落。日前的相關報道顯示,基準鐵礦石價格已從8月的每噸近143美元的高點跌至每噸132美元。同時,花旗發布的相關報告預計,隨著擴張項目開始投產,澳大利亞三大礦商第四季度的產量將比去年同期高出340萬噸。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從目前各方釋放的信息來看,四季度我國鋼鐵需求難有太大起色,隨著鐵礦石產量增加,其自身價格無疑將會承壓。
四季度礦價承壓
9月30日,進口礦價格指數顯示,62%澳粉指數為130.5美元/噸,58%澳粉指數為120.25美元/噸,65%巴西粉礦指數為143.25美元/噸。
統計數據顯示,鐵礦石進口月度均價自6月份跌破130美元/噸后,已至少3個月持續低迷,截至8月31日,其價格僅為118.80美元/噸。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的鐵礦石進口量雖于7月創歷史新高,但在8月已不再“輝煌”。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我國進口鐵礦石7314萬噸,較上月增加1084萬噸,環比增長17.4%,同比增長26.4%,單月進口量創歷史新高。8月進口鐵礦石進口單價118.8美元/噸,環比7月的118.5美元略有上升,但6901萬噸的進口量,卻環比下降5.6%。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因中國鋼市四季度難見太大起色,鐵礦石價格此前漲勢終結的可能性較大。此外,考慮到今后幾個月海運鐵礦石供應有望大幅增長,多位行業觀察人士認為,鐵礦石價格將會下跌。統計顯示,9月份鐵礦石運輸船共計128艘,運量2023.5萬噸,平均每天4.27船(67.45萬噸)。
花旗此前估計,隨著擴張項目開始投產,必和必拓、FortescueMetals和力拓這三大澳大利亞礦商第四季度的產量將比去年同期高出340萬噸。
分析人士表示,國外礦山新增產量的70%左右,將主要流向中國市場。
國內需求難見起色
我國作為世界上主要的鐵礦石消費市場,無疑是國際礦山企業最為看重的,而我國鋼市的低迷,則是其最不愿看到的。市場監測顯示,9月30日,國內鋼材指數已經滑落至3600元/噸。
報道稱,隨著中國鋼廠開始補充庫存,鐵礦石價格從今年5月31日的低點反彈了20%,第三季度均價達到132.45美元/噸。麥格理證券甚至認為,受中國鋼廠天氣因素、補充庫存等因素的支撐,鐵礦石價格可能會在第四季度達到每噸150美元至160美元。
不過,也有統計數據顯示,1~8月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石5.26億噸,同比雖增加8.3%,累計129.5美元/噸的進口單價則同比下降5.9%。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的庫存周期正在轉向,再加上季節性因素和大批供應上市,鐵礦石價格很可能會被壓低。”
報道稱,中國鋼廠削減鐵礦石庫存,以及印度放松采礦和出口禁令的舉措可能導致供應增加,是令鐵礦石價格承壓的另兩個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鐵礦石供應的增加,似乎已不可扭轉。其中,僅澳大利亞今后兩年就有望增加約1.4億噸新產能。而據報道,盡管遭遇設備故障和意外多雨天氣,2013年第二季度,力拓的鐵礦石產量同比增長7%至5180萬噸,創歷史新高。此外,盡管公司正在尋求出售資產和削減50億美元成本,但力拓仍表示,其在澳大利亞的產能達2.9億噸/年的鐵礦石項目擴建已于今年三季度啟動。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各方釋放的信息來看,國外礦山企業的增產在持續,而國內需求并不見得會有太大起色,供給與需求的矛盾,無疑會對礦價形成壓力。
花旗相關報告則預計,隨著中國需求轉弱和緊縮性貨幣政策開始發揮影響,第四季度鐵礦石價格將跌至110美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