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陶瓷即是在原料、工藝方面有別于傳統陶瓷,通常采用高純、超細原料,通過組成和結構設計并采用精確的化學計量和新型制備技術制成性能優異的陶瓷材料。近些年來,先進陶瓷的重要性日益增強,它逐漸的被廣泛應用于生產和生活。
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著手研究先進陶瓷,并且取得了一些豐碩的成果。
表1 20世紀早期我國研究先進陶瓷的進程
從基礎理論的研究到如今的重點領域的科技攻關,我國在尖端高技術陶瓷的理論研究和實驗水平處于世界先進行業。普通電子陶瓷和結構陶瓷如IC基板、瓷介電容、電阻、電感、磁性材料、蜂鳴、濾波器等壓電陶瓷無線電頻率元件,中鋁瓷,高鋁瓷,電空真瓷,SiC,紡織瓷件,電熔石英、電熔剛玉等等,在我國已能大批量生產,產品質量穩定,并能夠占領一定的國際市場。
盡管如此,與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在技術和產業化水平等方面都存在明顯差距,在全球數百億美元的先進陶瓷年銷售額中,我國的銷售額僅占1%~2%,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例如我國手機市場中使用的片式壓電陶瓷濾波器幾乎全部是進口,市場很大。
圖1 2000年世界先進陶瓷市場結構
表2 各國先進陶瓷產業市場規模及其增長率
我國先進陶瓷領域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規模普遍較小
2.專業化分工不足
3.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4.科技投入不足
目前先進陶瓷產業的產品門類越來越多,高科技性能更加齊全,應用范圍愈來愈廣闊,成為當前國際上最具活力的陶瓷行業。先進陶瓷產品在微電子技術、自動化裝置、汽車發動機、敏感傳感器、新能源等方面被廣泛采用,形成生產高潮與激烈的市場競爭局面。
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和制造工藝的改進,陶瓷的內部組織構造漸趨精細化、致密化而使材料性能大幅度提高,以致出現新的特殊功能。在其發展過程中,大批的多功能、高性能先進陶瓷應運而生。
日常生活
我們這里舉一個和日常生活相關的例子——陶瓷不粘鍋
圖2
陶瓷涂層的表面由于大多富含甲基官能團,其表面張力通常是21~23dyn/cm,也有良好的不粘性,而且比含氟物質更加安全。特富龍風波曝光之后,有相當一部分的無煙鍋企業把無機陶瓷涂層作為主要的宣傳賣點之一。
加工制造業
在加工工業應用的最廣泛的則是陶瓷刀具的出現。在金屬切削普遍面臨著對切削刀具材料高硬度、高耐磨性、高強度和高斷裂韌性、高熱硬度、良好的抗熱震性、抗侵蝕和抗黏著性等更大挑戰的時候,陶瓷刀具以其在高速切削條件下保持高的強度、硬度、耐磨性和使用壽命長等優良性能應運而生。
圖3 超硬刀具的車削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生產的多晶金剛石刀具和多晶立方氮化硼刀具開始投放市場,它們超群的硬度和耐磨性立刻吸引了世人的眼球。但是由于當時人造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的制造工藝復雜,價格昂貴,沒有被廣泛地使用。隨著超硬材料制造技術的日漸成熟和制造工藝的不斷進步,超硬刀具材料等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促進了加工制造業的技術進步。
汽車工業
高性能結構陶瓷材料由于其具有密度小、熱導率低、耐高溫、耐磨損以及耐腐蝕等特性,成為制造發動機的理想材料。
圖4 汽車用陶瓷零件
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有人用陶瓷取代金屬制造發動機燃燒室部件進行實驗,這類研究到20世紀50年代末形成熱潮,但限于當時的歷史條件和技術水平,沒有取得成功。20世紀70年代,世界石油危機,節能問題使得利用陶瓷材料制作發動機部件的研究再次引起人們重視。另一方面,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也加速了陶瓷發動機的研究進程。
軍事應用
在我國纖維補強陶瓷基復合材料獨創性地應用于戰略導彈上的同時,軍事家們也將眼光瞄向了這種先進陶瓷材料。
圖5 用陶瓷發動機裝備的坦克
坦克的紅外輻射是其被紅外探測器發現、并被紅外制導武器摧毀的根源,因此降低坦克紅外輻射也是隱形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步兵戰車用效率高、熱損耗較小的絕熱陶瓷發動機可降低坦克的紅外輻射,使其不易被紅外探測器發現并被紅外制導武器所摧毀,起到良好的隱身效果,提高了生存率。
航空航天
圖6 航天飛機穿過大氣層時產生的熱量變化
圖7 固體火箭發動機噴管
在航天飛機再次進入大氣層時,由于速度快、熱流密度高、氣流沖刷嚴重、氣動外壓作用顯著會導致艙體本身與空氣摩擦產生高達1400℃左右的高溫,因此,航天飛機機身的耐熱性就要做到萬無一失。而陶瓷復合材料做成的隔熱瓦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也正是采用了這樣的措施才能保證航天飛機在空間多次往返。另外,陶瓷基復合材料也是制作固體發動機C/C 噴管和燃燒室殼體之間的熱結構連接件的理想材料。
從世界范圍來看,先進陶瓷的發展有三種明顯趨勢:技術進步、全球化及穩定增長。美國在先進陶瓷的研究開發方面居世界首位,日本則在除航天工業外的其它應用領域領先。美國的專利傾向于在基礎知識上的創新,日本專利則傾向于現有技術基礎上的改進以期有更多的工程應用前景。全球化表現在國際問的合作與兼并,如美國Lanxide與日本NibonCement的合作,以及法國Saint-Gobain收購美國Nortoo。先進陶瓷將不斷增長,結構陶瓷和電子陶瓷增長穩定,陶瓷復合材料與涂層將在較低的水平上以2位數的幅度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