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7日,由DT新材料主辦的第八屆國際碳材料大會暨產業展覽會(Carbontech 2024)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辦。同期針對半導體與加工主題特設4大論壇,寬禁帶半導體及創新應用論壇、超硬材料與超精密加工論壇、金剛石前沿應用與產業發展論壇、培育鉆石論壇,已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和企業蒞臨交流,歡迎報名。
隨著第三代半導體的發展,電子器件向著高功率、小型化、集成化方向發展,器件的散熱問題已經成為關鍵,傳統散熱技術已難以滿足第三代半導體器件高熱流的散熱要求,由此帶來的溫度堆積問題成為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據國際半導體技術藍圖(ITRS)相關預測,到2020年,集成電路功率密度將增加至100W/cm2,而實際情況已大大超出預期,電子芯片的熱流密度已超500W/cm2,熱點處更是高達1000W/cm2。由于傳統散熱材料/器件散熱能力的不足,第三代半導體器件只能發揮其理論性能的20%-30%。
金剛石基材料被稱為“終極”散熱材料,是大功率電子器件、半導體芯片、5G 通信、T/R 組件等器件的關鍵散熱材料。從上圖可以看出,金剛石的熱導率最高,同時遷移率和擊穿電場也高,因此也可以作為熱沉材料。
制備方法
制備方法有化學氣相沉積(CVD)方法和高溫高壓HTHP法。
優缺點:高溫高壓(HTHP)法合成的金剛石晶粒尺寸較小,限制了其在大面積散熱領域的應用;而 CVD 法能夠合成尺寸較大的金剛石散熱片,主要是CVD法。
CVD法:包括熱絲化學氣相沉積法、直流等離子體噴射化學氣相沉積法和微波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法(MPCVD)。其中微波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法,具有微波能量無污染和氣體原料純凈等優勢,在眾多金剛石制備方法中脫穎而出,成為制備大尺寸和高品質多晶金剛石最有發展前景的技術。
金剛石散熱應用
金剛石與半導體器件的應用,一是采用直接沉積,二是采用鍵合的方法。直接沉積,由于存在晶格失配嚴重,沉積較為困難,有采用MBE或者MOCVD來進行沉積。如下圖,在GaN背面沉積外延層25um的金剛石層,制備出高效散熱的AlGaN/GaN HEMT器件。
GaN 背面生長金剛石 圖源:公開網絡
低溫鍵合工藝 圖源:公開網絡
金剛石作為熱沉材料,應用在半導體激光器中,通過磁控濺射系統在CVD金剛石熱沉片表面沉積 Ti/Pt/Au多層膜,作為金屬化層。通過電子束蒸發系統沉積10um厚的In膜,作為半導體激光器封裝焊料層。如下圖,采用高精度貼片機,以COS(chip on submount)結構將半導體激光器線陣貼片于金剛石熱沉表面,并貼片于銅基水冷熱沉。
金剛石作為熱沉材料 圖源:公開網絡
發展趨勢
金剛石基材料具有具有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如高熱導率、高磨損性、高化學穩定性,在高功率半導體器件、光電器件、能源、航空航天具有廣泛的應用。基于此材料的高效散熱技術有望解決高熱流散熱難題,我們期待器件的散熱問題能夠得到較好的解決,提高器件的可靠性以及穩定性,提高國家的前沿技術競爭力以及產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