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兩個月前寫了關于“日本在終極功率半導體領域取得突破”的消息后,我們收到了很多伙伴的私信,要求我寫一篇關于CVD金剛石工業應用前景的文章。說實話這是有難度的,我只能一邊收集資料,一邊陸續寫了關于量子計算機和核聚變的內容,以便于更廣泛地學習和了解相關信息。
時至今日,在匯總了不同渠道的材料后,我斗膽撰寫一篇短文,希望能給業內伙伴提供一定的參考。如有紕漏,還望海涵。
可以肯定的是,CVD金剛石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有三個主要的因素可以支撐這個觀點:
一、需求明確
從現在的幾個行業來看,CVD金剛石已經應用于機械加工、電子、光學、醫療設備等領域。從全球范圍來看,這些行業的發展是必然的趨勢,因此對CVD金剛石的需求無疑也會水漲船高。
除此之外,航空航天、汽車、電子等行業需要不斷突破自己現有的界限,所以對具有高導熱性、電絕緣性和耐磨性的材料需求會不斷增加。從材料角度來看,CVD金剛石很符合上述行業發展的需要。
還有一些新興的行業,如之前提過的量子計算機、核聚變發電,以及風力渦輪機、金剛石傳感器(檢測輻射用)、納米金剛石電池(儲能用)等等,也都是CVD金剛石發揮重要作用的領域。
所以,無論是不斷突破自我的傳統行業,還是人類不斷追求的新興行業,都會帶動CVD金剛石的需求。
二、技術進步
CVD的技術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是基本得到公認的事實。未來的企業將能夠通過新的工藝和設備,以更低的成本生產尺寸更大、缺陷更少的金剛石晶體。這一點將使得CVD金剛石的廣泛應用成為可能,也是奠定其龐大的市場規模的基礎。
三、國家訴求
鑒于上述應用的廣泛性和前瞻性、技術進步的可行性,以及市場前景的體量,與CVD金剛石行業相關的各國將會通過不同的政策,刺激該行業的發展,并引導更多的資本傾斜到這個行業上。近期印度的Budget 2023就是最好的證明,我們會持續觀察印度CVD的發展情況(包括他們多次強調的“技術獨立”等等)。
順便說一下,之前我曾經收到過一些質疑,認為我經常在文章中描述印度、日本及海外的情況,是否對自己國家的CVD發展信心不足?這里我要重點做個說明:鉆石觀察對中國的人造金剛石行業充滿信心(包括高溫高壓和CVD),并認可咱們國家存在很多具有國際視野的優質企業(事實上我自己就認識不少)。
之所以充滿信心,其實這里面還有一定的歷史原因。據了解,我國對于CVD金剛石的研究始于37年前開始的“863計劃”,當時研究的是CVD金剛石膜。后來在“八五”和“九五”期間曾經設立了重大科研技術項目。直至“十一五”,CVD金剛石膜產業初步站穩腳跟。隨后的發展狀況業內應該都很清楚了,網上資料很多,此處不做贅述。
總而言之,CVD金剛石的發展,可以被視作一種國家層面的訴求,源自對科技進步和工業發展的剛需。我認為,這種剛需在可預見的未來會繼續保持。
另外,通過閱讀 Grand View Research、Markets & Markets 等機構出具的部分報告,我發現上述的各個應用行業未來五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均超過7%,有的甚至會超過10%。因此,在這些剛需的支撐下,CVD金剛石未來的市場規模十分龐大。
最后大概聊一個伙伴發來的問題:CVD工業應用是否會與消費應用(即珠寶首飾)相沖突?
確實,在上游產能快速提升的大背景下,CVD毛坯和裸鉆的價格在不斷下探。我們每個星期都會針對全球幾個重點的線上裸鉆平臺(庫存和批發價格)進行統計匯總,每次得到的“最低折扣”基本都是CVD產品,并且折扣越來越深。
這是無法避免的趨勢,但我們需要理解的是,生產端和批發端的降價趨勢,并不一定能100%傳導至零售端,因為零售端的價格構成十分復雜,不是簡單的材料成本定價模式。這里面涉及到每一個品牌、每一家公司的戰略和戰術,以及(目前尚未出現的)通用營銷的影響。舉一個簡單的例子:2018年Lightbox就打出了800美元/克拉的零售價“標準”,但時至今日,有幾家零售商是在這個“標準”的基礎上賣產品的?
另外,我個人認為,對于幾乎所有消費品而言,在進入零售階段之前,它們都可以算作“工業品”。但進入零售階段之后,它們就是“消費品”、“高端消費品”,甚至是“奢侈品”。這不是智商稅,是商業邏輯和市場規則。
所以,CVD的工業應用是否會和消費應用相沖突?我覺得是不會的,因為前者強調的是材料特性,后者強調的是美的享受。
以上內容請謹慎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