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海跨國采購會展中心,第五屆國際碳材料大會金剛石論壇進入第二日議程。今日論壇共設置了十二場精彩的學術報告,內容涉及納米金剛石的生物醫藥應用、納米金剛石的電化學應用、金剛石薄膜的制備及應用、金剛石傳感器、培育鉆石制備方法、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等。
今天的會議由北京國瑞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葛丙恒博士、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員只金芳、元素六技術應用秦景霞分別主持。
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員只金芳做《納米金剛石材料的表面改性及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進展》報告
納米金剛石材料具有許多不可比擬的優異性能,諸如很好的化學穩定性及生物兼容性,近年來引起極大關注。只金芳研究員圍繞納米金剛石的功能化修飾、分散以及在醫藥領域的應用及其毒性方面進行探討。
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副研究員蓋志剛做《金剛石薄膜電極海洋鹽度傳感技術》報告
報告從海洋環境監測和海水鹽度測量的重要性出發,介紹了海洋鹽度傳感器的發展現狀和傳統電極材料存在的技術瓶頸。提出硼摻雜金剛石薄膜在海洋鹽度傳感器領域的應用概念,并詳細介紹其技術進展及產品的相關指標,帶動了金剛石薄膜材料在海洋領域中的應用。
燕山大學教授 王艷輝(臧建兵在線代講)做《納米金剛石電化學應用》報告
報告主要介紹了高壓合成的納米金剛石粉體作為電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通過在納米金剛石表面沉積過渡金屬化合物作為載體、對納米金剛石表面石墨化的同時進行摻雜等技術研究其導電本質。
元素六技術應用秦景霞做《金剛石中的自旋調控之戰》報告
報告主要講述元素六通過優化化學氣相沉積生長過程,規模生產具有卓越NV集合性能的材料。元素六生產的高NV濃度CVD材料能夠立即提高目前量子傳感器的靈敏度。此外,在不同加工階段觀察到的材料特性之間的相關性,為未來針對其它NV密度或樣品幾何形狀的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度量指標。
中科院金屬所助理研究員 翟朝峰做《金剛石/石墨復合薄膜制備及電化學傳感研究》報告
翟朝峰助理研究員主要以金剛石/石墨復合納米薄膜為研究對象,開展了復合薄膜微觀結構調控和電化學性質分析研究,揭示了惰性金剛石核芯和高電化學活性石墨殼層棱邊是影響其電化學性質的主要原因,構建了重金屬離子和葡萄糖電化學傳感電極,實現了高性能的測試表現。
中南大學副教授魏秋平(在線)做《高性能硼摻雜金剛石生物傳感器的應用研究》報告
摻硼金剛石(BDD)具有低背景電流、高化學穩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在電化學分析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是理想的電化學生物傳感電極材料。該報告主要介紹魏秋平團隊在金剛石電化學生物傳感器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沈錫田做《合成鉆石的檢驗現狀與進展》報告
人工合成鉆石在現在與未來的珠寶市場的重要性已經慢慢被市場肯定。對于維護市場的正常穩定發展,珠寶檢測機構能正確的檢測天然與合成鉆石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本文討論了目前寶石檢測機構的現狀,并討論了新的檢測方法。
臺鉆科技董事長苑執中博士做《鉆石切磨、鑲嵌等加工工藝及相關設備》報告
苑執中博士講到,鉆石對消費者最大的一個吸引力就是光彩,光彩包括三種光:亮光、彩光、閃爍光。這三種光需要靠車工的角度比例、拋光、對稱等切磨加工實現,并對花式車工寄予厚望,認為花式車工在未來的市場中,會有相當大的需求。
三義激光CEO陳聰做《綠激光切割鉆石的優勢及激光在其他金剛石上的應用》報告
陳聰CEO首先簡要介紹什么是激光,隨后講解綠激光切割鉆石的技術優勢及激光在金剛石上的應用。包括PDC激光雕刻異形齒、PDC表面減薄等。
寧波材料所研究員江南做《金剛石熱碳基材料研制及應用》報告
江南研究員重點介紹高徑向熱導率石墨烯界面材料、輕質高導熱石墨-鋁復合熱沉材料以及大尺寸金剛石散熱基板材料的制備與應用。
長沙新材料產業研究院金剛石分公司研發工程師曹光宇做《微波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設備微波系統仿真優化與驗證》報告
報告主要講述基于諧振腔理論和三維全波電磁場仿真,對MPCVD設備微波系統中諧振腔、模式轉換器、樣品傳輸系統關鍵參量的測試和監控,研究系統調試變量對金剛石外延生長的影響,成功實現較高品質金剛石膜的合成。
沃特塞恩總經理李俊宏做《MPCVD系統設備中固態微波功率源頻譜特性的研究》報告
報告指出通過實驗研究測試,沃特塞恩提出了MPCVD系統更好的優化方案,讓反應腔中的等離子球更穩定,讓系統使用更便捷和智能化;有利于制備出品質更高的金剛石材料,有利于微波窗口、光學窗口和第四代半導體基材制備行業的快速發展。
大會現場
頒發榮譽證書
根據會議議程,明天將由正元韓尚總經理張棟、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珠寶研究所副所長宋中華、Diamond Foundry大華區總經理李楊、華晶品牌總監黃茂分享精彩報告,并舉行“攜手共贏、打造培育鉆石創新發展之路”培育鉆石圓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