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件龍頭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晶科能源,JKS.N)近日發布未經審計的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出貨量繼續保持業內第一的晶科能源,卻因組件銷售價格持續降低,其一季度銷售額創下2016年以來的新低。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晶科能源的組件出貨量2015MW,環比下降約18%、同比下降約3%。雖然出貨量有所下滑,但晶科能源的出貨量仍然位居業內第一。
出貨量是光伏組件制造商衡量經營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作為擁有垂直一體化產業鏈的光伏制造商,截至今年一季度,晶科能源硅片、光伏電池、光伏組件的產能分別為9.0GW、5.0GW、9.0GW。在一季度實現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的組件出貨量后,晶科能源還預測了第二季度組件出貨量為2.4GW-2.5GW。全年,該公司預計的總出貨量為11.5GW至12.0GW,較2017年至少增長15%。
從預測數據上看,晶科能源對全年組件需求保持樂觀態度。樂觀預期的背后,得益于該公司海外訂單已經鎖定了大部分組件產能。晶科能源首席執行官陳康平表示,“我們在2018全年已經有很大的可預見性,由于我們80%以上的訂單已經被填滿,而這些訂單大部分是由全年固定價格的海外訂單構成,并且我們已經收到了一些預付款。目前,我們的生產能力已經得到充分利用,預計下半年仍將如此。”
事實上,盡管管理層預期樂觀,且通過固定價格來減少市場需求變化所引發的價格起伏帶來的營收波動,但晶科能源今年一季度銷售額遭遇兩年來的新低,也是不爭的事實。
財務數據顯示,晶科能源第一季度實現總收入為45.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滑約21%。該公司實現歸屬于普通股東的持續經營凈利潤為360萬元,同比下滑約94%。中金公司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指出,晶科能源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遠低于其預期的3330萬元。
組件價格下滑,是導致晶科能源一季度銷售額同比減少的重要原因。根據Wind數據,截至6月20日,晶硅光伏組件現貨最低價格為0.25美元/瓦、周平均價格為0.28美元/瓦,價格整體處于下降通道。
而在凈利潤方面,由于運營成本、利息支出等項目金額的增加,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該公司的整體凈利潤。財務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晶科能源的研發費用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至0.86億元,同比增長約39%。該公司今年一季度利息支出約0.85億元,同比增長約49%。與此同時,晶科能源一季度匯兌凈收益為-0.91億元,去年同期僅有-0.06億元。
晶科能源還需面對的是,今年下半年全球組件價格持續可能出現大幅下滑所引發的價格風險。
今年“531光伏新政”發布后,一向對新能源發展保持樂觀的彭博新能源金融公司(BNEF)在6月初發布了一份報告,更是預測今年全球光伏組件價格將下降34%。隨后來自多個機構調研的數據顯示,近期單、多晶硅組件價格均開啟跌勢。業內人士指出,對未來價格下跌的預期,下游開發商和EPC企業或將衍生出觀望情緒,而這一情緒勢又會繼續影響組件價格的走勢。
考慮到組件價格下降等一些因素的影響,中金公司在最新研報中下調晶科能源2018年、2019年的每股盈利預期,分別至1.67元和1.49元,較此前分別大降73%、82%。
截至6月26日,晶科能源本月股價下跌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