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寶石之王”稱譽的鉆石,作為目前寶石中最珍貴的寶石品種,銷售量居世界各類寶石之首一直以來對其人工合成的研究從未停止過。自上世紀50年代末以來,人工合成鉆石...
有“寶石之王”稱譽的鉆石,作為目前寶石中最珍貴的寶石品種,銷售量居世界各類寶石之首一直以來對其人工合成的研究從未停止過。自上世紀50年代末以來,人工合成鉆石的技術就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且陸續(xù)生產出工業(yè)級的合成鉆石,但由于大多采用的HTHP(高溫高壓)合成鉆石工藝,所生產出的合成鉆石或由于粒度太小或由于成本昂貴,一直未具有商業(yè)價值。與之相對應的是,工業(yè)及日常消費的需要卻在日益增長,天然鉆石的儲量及開采均的難度卻在不斷增加,這樣的需求矛盾成就了合成鉆石技術的發(fā)展。上世紀90年代后期,改進后的化學氣相法(CVD)終于突破只能生產小顆粒合成鉆石的瓶頸,商業(yè)級合成鉆石就這樣悄悄地進入了鉆石首飾消費市場。與上世紀珠寶市場合成鉆石的命運不一,那時合成鉆石的成本遠遠高于天然鉆石,當不小心以天然鉆石的價格購得一粒合成鉆石飾品時,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買賺了的感覺。而現今合成鉆石的制造成本在大幅降低,中國本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合成金剛石生產國,隨著合成技術的進步與成熟,每年生產的大量工業(yè)級鉆石產品中,達到寶石級合成鉆石的量亦越來越大。自2012年國內第一次發(fā)現首飾級合成鉆石,合成鉆石具備商業(yè)價值的事實已毋庸置疑。也正是從那時起,合成鉆石飾品以深圳為源頭輻射到全國各地,被冠以天然鉆石在市場上招搖,再以等同于天然鉆石的價格買到一粒合成鉆石,那就不是買賺了而是被騙了。也正因為如此,國家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于2012年9月向國內65家重點珠寶檢測實驗室推出了CVD合成鉆石排查檢測方案,為我國的鉆石消費市場全面提供技術支撐,為消費者的明白消費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
鑒于天然鉆石及合成鉆石在形成條件上的不同,合成鉆石中很多寶石學特征同天然鉆石是不同的,這也是全面排查合成與天然鉆石的主要基礎。消費者在購買鉆石飾品時,不妨重點關注一下所購鉆石的內部特征,或許不需要送專業(yè)的鑒定機構也能得到些重要的信息提示。
一是鉆石中的包裹體,天然鉆石中的包體多為有色或無色的天然礦物的微小晶體,而合成鉆石中的包體要么為金屬(HTHP法合成)、要么是一些沿一個平面分布或雜亂分布的小針點;
二是生長殘留,天然鉆石飾品為了保重,往往會在腰梭的位置留下些三角形的凹坑(即天然鉆石的原始晶面),而合成鉆石則是類似于樹枝狀、橛葉狀或密集排列的斜紋等生長紋理;
三是生長色帶,在散射光照射下,天然鉆石可見的色帶一般表現為平行排列,而合成鉆石則呈沙漏狀或色帶分層的現象。當然,這些只是消費者在臨時應急的手段,要可靠的排查,還需要紅外、紫外可見,拉曼光譜以及光致發(fā)光、陰極發(fā)光等專業(yè)的檢測手段才能完成。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發(fā)掘了國人對鉆石的消費熱情,在合成鉆石已經普遍進入消費市場的當下,合成鉆石在繼承了“恒久遠”的屬于同時,“璀璨”可能也是必然的趨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