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14日表示,當前我國產品質量水平不高已成為制約我國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突出問題。
李毅中是在全國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說這番話的。在這個會議上,國資委、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等相關部門的有關負責人悉數到場,其中釋放的信號不言而喻:中國將舉全國之力提升其工業產品質量,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維護消費者權益、提高市場競爭力。
會議提出,我國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工作的近期目標是,爭取通過3年左右時間,完善工業產品質量管理的法規、標準、制度,實施一批促進產品更新換代和質量水平提升的技術改造項目,完成10000項工業發展急需標準的制修訂,規模以上企業重點產品質量水平達到國家、行業標準,充實和建立300個左右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在重點行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示范企業。李毅中明確表態:這個目標“并不高”,中國可以做得更好。
“沒有先進的標準,哪有先進的產品?”李毅中透露,今年我國將完成3000項急需標準的制修訂。針對當前質量管理工作規劃、政策、標準滯后和缺失的突出問題,我國將盡快梳理和完善工業產品質量行業管理相關法規制度,推進修訂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調整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行業質量準入條件,制修訂重點產業政策。
今年中央財政將安排200億元專項資金,主要用貼息的辦法支持企業廣泛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運用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對現有企業生產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