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歡迎來到超硬材料網  | 免費注冊
      遠發信息:磨料磨具行業的一站式媒體平臺磨料磨具行業的一站式媒體平臺
      手機資訊手機資訊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

      一文讀懂改革為何停滯不前

      關鍵詞 改革|2016-01-18 16:33:39|來源 新浪專欄
      摘要 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大家交流交流,新常態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樣一個題目。最近大家看到關于中國經濟形勢的預測是不是都非常的悲觀?我個人的感覺,好像是不論是對全球經濟,還是對中國經濟...
        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大家交流交流,新常態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樣一個題目。最近大家看到關于中國經濟形勢的預測是不是都非常的悲觀?我個人的感覺,好像是不論是對全球經濟,還是對中國經濟,都是彌漫著一片悲觀的預期。這個悲觀的預期到底對還是不對?

        覺得經濟沒希望的時候差不多就到底了
        從滯后指標來看,中國經濟確實讓人憂慮。比如就業率、失業率這些指標還不好。從同步指標來看也不好,什么叫同步指標?比如說用電量,比如說鐵路的運量,等等這些同步指標。中國經濟也沒有什么好轉的跡象。但是從領先指標來看,我很高興地告訴大家,很多領先指標已經有觸底回穩的跡象。
        哪些領先指標呢?我這里介紹四個指標:第一,新CPI和PPI,它們是消費的領銜指標。什么叫核心CPI,就是剔除掉食品和石油,原材料的物價指數就叫核心CPI。在目前來看,中國的核心CPI已經連續三四個月沒有再往下走。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商品零售總額,就是總的消費可能在往下滑的趨勢已經被扼住住了。它不一定向上反彈復蘇,但是會在相對的百分之十一、十二的位置啟平。
        去年11月9號我去國務院給克強總理,給一些副總理和三十多位部長做報告時我告訴領導,說中國經濟雖然滯后指標還不行,雖然同步指標還不行,但是領先指標已經有企穩的跡象。那時候我預測消費可能不會往下走了。
        第二,PPI,這是生產者價格指數。生產者價格大家通常看它高或者低,或者連續46個往下行,這個有意義嗎?有意義。但是有一點重要的是,PPI是投資的領先指標。如果PPI一直往下走,是負的,企業投資一定沒有信心。在2013年底的時候,在2014年初的時候我發表了很多文章,對中國的經濟作出了非常悲觀的預測,也給上面領導提出建議。
        但是這時候主流經濟學家告訴領導人的聲音不是這樣的,說這是新常態,雖然經濟下滑一點,但是經濟增長的質量在好轉;雖然投資下滑的很快,大家消費占比,拉動經濟的比重在好轉。記得2013年聽的最多的就是這三個字:新常態。后來新常態在國際上被叫做新平庸。
        今天這個題目是新常態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家為什么愿意把新常態加上呢,這是中國的習慣。領導一說新常態,都跟著說新常態。這就是2013年、2014年做的至少不正確的判斷,該采取措施的時候不采取措施,所以我們的預測哪有什么前瞻性。
        2013年就開始穩增長,把利率搞的那么高,把很多企業搞死了。2014年應該盡快降息,降準。我不是第一次跟他們不一樣,他們那時候說新常態,我說經濟完蛋了,趕緊采取措施,現在他們慌了,說還得三五年,我說就這樣,到底了。
        這個在2009年2月份的時候也曾經有一次類似的經歷,經過08年的金融海嘯,全球金融風暴以后,全世界一片恐慌,當時溫總理到處問什么時候見底?沒有人敢說話。那時候可以看看我的文章,我說中國經濟已經見底。2009年2月份,那是上一輪經濟周期我不小心預測的底部。這次我看到同樣的指標,所以我說中國經濟增長最悲觀的時候,有可能已經觸底了。因為那次成功的觸底,所以上級總理也請我到國務院給他們做匯報。
        第三,M1是價格領先的指標。什么叫M1?M1就是貨幣里最活躍的那一塊,現金加國際生產。你如果想買房子,先把定期變成活期;想買股票把定期變成活期。否則沒法兒買。所以M1就是經濟里面最活躍的那部分貨幣。M1增速反彈意味著資產價格即將企穩。所以中國M1價格實際上從九月份就開始觸底反彈。
        從六點幾一直到十三、十五。M1反彈意味著消費復蘇,意味著房地產價格跌不下去了,哪怕部分的中小城市的庫存比較多,但是核心城市房子在漲,中心城市穩住了,所以房地產價格再往下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為這些錢沒地去。M1貨幣條件的改善就意味著資產價格就企穩的條件。
        第四,PMI指標。有的經濟學家經常說庫存線,就是PMI低于50就叫庫存線,高于50就好。如果這么看的話,咱們大家都可以做經濟學家了。PMI要分結構來看,比如它有新訂單指數,有庫存指數,還有原材料指數,如果你是一個企業家,你想一想你在什么情況下是企業最差的時候?比如你突然發現訂單沒有了,東西賣不出去了,你會不會立馬把廠子關門?
        我想你不會,你得先把原材料弄完。弄完后就不生產了,之后才是裁員等等的問題。所以經濟什么時候降低,就是把原材料用完,存活都甩的差不多了,新訂單開始起來了,那個時候就是底部,就是經濟最差的時候。
        所以我們看到PMI這三個指數,在十月份、十一月份的時候,原材料到了歷史新低,新產品在往上反轉。從這方面中國經濟其實已經用不著太悲觀。最新的數據,在持續的改善。在十一月份我做了那樣的判斷以后,十二月份公布的十一月份的數據,商品零售總額實際上已經開始好轉,十二月份數據也在好轉,工業增加值也在好轉,固定資產投資也不怎么下滑。實際上無論你預測消費還是預測出口,你再往低了預測,你2016年還有什么低的預測。
        現在房地產掉到個位數,快到零了,出口都變成負增長了,你還指望它爛到什么程度啊,所以它就往上走了。不要太悲觀,黎明前的黑暗是最會的,覺得沒希望的時候差不多到底了。
        這個到底有可能幾個原因,待會兒我們再看。比如說看鋼鐵快不行的時候,看到煤炭快不行的時候,看到汽車、房地產快不行的時候,你有沒有想一想為什么深圳的華為今年賣了一億臺手機?為什么它們快趕上三星了?我十二月份去深圳給它們市委市政府和整個市領導做匯報的時候,他們告訴我2015年財政收入增長超過30%。為什么超過30%?因為他有華為,因為他有騰訊,因為他有大疆無人機。不要看老的經濟不行,新的再起啊。

        不要管市場說什么,政府覺得正確的就去干
        這就是接下來談到為什么會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什么在經濟連續下行五年以后會出來這么一個詞?基本原理就在這兒。2010年以后美國經濟連續五年向上反彈復蘇,中國經濟連續五年向下。在2010年1季度的時候季度GDP增速是正的13%。現在看到的數據是不到7,六點幾。即便這個七也好,六點幾也好,可能很多人還有水分,不一定是真的。到底是真的假的,我在這兒不做評論。反正我覺得這個東西對不上。
        用電量是負的,鐵路運量也不行,最后居然也達到七了,到底七是怎么弄出來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懂。總之2010年以后我們經濟很差。但是為什么美國很好,我們很差?有一個短期原因,有一個長期原因。短期就是美國連續量化寬松,2010年后降準、降息,還拼命發票子,經濟好了。
        2010年中國在搞緊縮,2010年-2011年搞了一年緊縮,因為通貨膨脹起來了,中國領導特別怕通貨膨脹。2010年我給溫總理做匯報的時候,我說要理性應對通脹,不要害怕通脹。96年以前中國叫短缺經濟,所以在座的各位,包括總理,凡是上點年紀的,小學都讀過通貨膨脹怎么把國民黨害死了,亂發鈔票,所以政府倒臺了。
        八十年代的通貨膨脹又跟六四等等混在一塊,所以領導一聽到通貨膨脹就嚇的不得了。所以通貨膨脹我講了一同之后,溫總理跟我說滕泰你講的很對。當時我讓他關心核心CPI,不要看緊縮。他說作為總理,既要關注核心CPI也要關注CPI,因為這關系到老百姓的生活。
        有兩個東西可以讓政府倒臺:一個是官員腐敗,一個是通貨膨脹。這是通貨膨脹在他們腦子里留下的極大的陰影。1996年以后基本沒有通貨膨脹了,物價起來好幾輪了,你們家囤積過大米嗎?短缺的時代早就過去了,但是物價為什么還有波動呢?因為供給側。
        1996年以后物價波動主要是肉價格波動了糧食價格波動,而這個跟經濟沒有什么關系。母豬生不下來小豬,你給它發貨幣有什么用?糧食也是一樣的,人工成本也是一樣的,你們作為企業家看看人工成本漲了多少?中國工人工資平均每年長15%的話,對CPI推動是1.98,前幾年大宗原材料漲的時候帶動多少物價上漲?物流成本帶來多少成本上漲?
        所以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糧食價格和豬肉價格的供給的波動,造成的物價的上漲,用總量的貨幣政策緊縮管什么用啊?所以過去十年我們每次物價上漲的時候上來就掐貨幣。在過剩的時代任何東西都不敢隨便漲價,石油漲價它也不漲價,人工漲價它也不漲價。
        2010年我出了一本書《滕泰透視通脹》。發改委領導讓我去講課,給他們講價格復雜問題。不能聽忽悠,也不能騙老百姓,物價一上漲就罵多發貨幣等等的。所以2010年我們有兩次緊縮。2010、2011年搞了一次緊縮,2013年搞了一次錢荒,把利率干到10%、20%、30%,經濟可不完蛋了。
        人家在搞量化寬松,你在勒著脖子往死里掐,你的經濟能好嗎?全世界都在發鈔票,美國、日本、歐洲,歐洲都負利率了,你怎么不罵罵美國人亂發鈔票。所以中國經濟學原理,環境很復雜。如果十億老百姓認為鈔票發多了,就搞緊縮,經濟就完蛋了。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大家都認為是正確的,正確嗎?所以決策一定要像朱熔基總理那時候,不管市場說什么,我只要認為正確的我就這么干,最后經濟好了,老百姓還不是說你好。經濟這么差,連續五年下行還搞緊縮,2010、2011年緊縮,2013年搞錢荒,所以經濟下滑的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這個。
        第二個,供給結構老化。2010年以蘋果為代表的產業鏈進入擴張階段,這個就是一個單位的供給層次刺激多個需求,所以迅速拉動美國復蘇。光蘋果一個公司貢獻美國GDP的0.5%。中國太多的產業處于供給成熟和供給老化階段。
        供給成熟的產業比如房地產和汽車,供給老化的產業比如鋼鐵、煤炭,建筑等等。有效供給成熟的產業,一個單位的供給大體能刺激一個單位的需求,它能形成一個循環。那些供給老化的企業,一個單位的有效供給最多能夠創造N分之一的有效需求。
        所以越多的資源往供給老化的資源投,中國經濟運行效率就越低。所以除了貨幣緊縮政策以外,從根本上扭轉中國經濟頹勢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轉動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供給側的結構性老化。
        供給結構老化是中國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所以改變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供給側結構改革。所以到這兒我給大家介紹清楚了,為什么會有供給側結果性改革就是這么來的。去年11月9號我去給克強總理做匯報,題目就是從供給側改革出發,全面降低企業成本,開啟經濟增長新周期。會后我還強調,總理,一定組織新供給。人家蘋果就一個企業。他說是是是。

        高層改革意愿絕對沒問題,也沒有利益集團阻撓改革
        除了扭轉經濟頹勢之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是共識,十八大的時候,回憶回憶2012年八九月份的時候,你們作為企業家你們在想什么?你們一定在猜測判斷,新的領導人會怎么干?這個國家會往哪兒走?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當時都在猜測這個事情。但是新的領導在沒有正式接任他又不好發布說什么東西。
        所以那個時候我們看到上海的《文匯報》出現了這么三篇文章,在2012年8月份出了整版文章《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2012年9月份《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不動搖》。2012年10月份《鄧小平理論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三個整版文章出來之后外行是不看的,你們估計也不看,不是說你們外行,不懂中國小圈子怎么傳播,一般不會看《文匯報》這樣的東西,這個理論本身也比較枯燥。
        這個文章的作者是我們中歐商學院名譽院長劉吉。十一月份十八大召開,十二月份我跟劉老散步,他跟我說了一下這個文章的背景。這是在習總書記在新的領導交替之前,劉老來了一趟北京跟他們做的交流,回去之后發表了這三篇東西。
        所以2013年以后大家清楚了,這屆政府基本就這三個:經濟建設中心不動搖,經濟改革不動搖,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正是因為這些行動,2012年的時候,人們對改革的預期一片憧憬。2013年的時候召開了十八屆三中全會,三中全會提出來,讓改革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等等的。所以2013年的時候三中全會公報一發布,全中國對改革的預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兩年以后,尤其是在去年六月份股票市場崩盤以后,整個中國的投資者、企業家和老百姓對改革的良好的預期降到了一個很低的低點。股票崩盤一是澆滅了很多預期,二是還有哪些方面有改善?當然有二胎政策放開,教育、醫療等等方面還沒有改,改革的進程、速度和力度遠遠低于市場的預期。
        有人說是不是高層的改革意愿降低了,利益集團阻撓?我個人的看法,最高層的改革意愿絕對沒有問題,第二,也沒有任何利益集團敢于阻撓改革。沒有改革完我覺得有兩個原因,這就是2015年我發的一個報告,叫做扭轉經濟頹勢,重聚代表共識。
        那篇報告的大概意思是,高層改革意愿沒有問題,也沒有利益集團阻撓,但是進行的預期,首先是頂層設計能力出了問題。我們有一個深改組,這有二十多人,除了兼職的,專職干部十幾個人。
        古代我們知道,春秋有一個叫孟嘗君養食客三千。人家一個孟嘗君還養三千個專家。你推動這么大的改革,你怎么也得養三萬專家吧?你弄十幾個人就能設計全中國的改革方案?所以頂層的設計能力實際上是不夠的。電力體制改革怎么改?你猜都不用猜,肯定是電監會牽頭,那它就讓國網參加,這樣報上去,來來回回,來回出來一個方案,耽誤工夫不說,你說能出來什么方案?所有的改革都是這樣。所以我說頂層設計能力出了問題。
        第二個,發動基層。八十年代改革為什么搞的好?不是頂層設計出來的,基層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們發表的這篇文章,很快看到了上層的回應,十月份五中全會前后,總書記召開深改組,我說建立高端智庫,讓云山接見25個單位,我看還是那些人,還是干那些活。這個事出來后很高興,一是人家重視這個高端智庫還挺好,第二,是這個做法,我給了兩個評論,第一,端著架子,第二,沒找對路子。后來也看總書記召開深改組的會,改革要發動基層。看了以后一半也是高興,一半高興不起來。你發動基層跟那十幾個人講有啥用?跑到深圳去說發動基層,這個就干起來了。
        總之,改革走到今天,因為低于市場預期,所以五需要一個新的東西來重新凝聚人們對改革的信心,重新形成改革共識。找來找去找什么呀?新自由主義不行吧,計劃經濟不行吧,凱恩斯主義也不行,最后只能供給側改革。
        所以供給側改革不但抓住了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同時也是重聚改革共識的必然的選擇。從實踐效果來看的話,大家看到過去一兩個月熱,總書記提了后,一兩個月全是供給側改革,雖然大家不知道啥意思。我從各省給省里領導做報告的時候他們也不知道,講完之后知道了。但是這個的確起到了重聚改革共識的作用。中央經濟工作就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地方也講,所以這起到了凝聚共識的作用,但是怎么改呢?
        我先介紹一下從我們三年前呼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怎么理解?2012年11月份的時候我發表了三篇文章,叫新供給主義宣言上中下。大致意思,經濟如果繼續沿著老的路,三架馬車:投資、消費、出口執行的話已經不行了。投資也沒有什么潛力了,消費也不行了,出口也不行了,但是如果看到這三個東西不行了,就認為中國經濟完蛋了,那是錯誤的看法,因為那三架馬車根本就不是財富的源泉,根本不是經濟增長的源泉,那個只是價值體現的條件。就是沒有出口、投資、消費的話生產了東西有可能賣不出去,所以才會影響經濟增長。
        真正財富的源泉是什么呢?第一,人口和勞動。我們是財富的源泉,你們都是財富的源泉,大家創造財富的人是勞動,還有土地資源,第三,資本金融,沒有錢投入哪來財富。第四,管理和制度,制度也是財富的源泉。第五,技術和創新,這些都是財富的源泉。當看到三架馬車走不動的時候,發現這五大財富源泉還可以極大程度的挖掘。所以2012年11月份發表的這個。之后賈康他們也發表了一些,意思跟我不一樣,他叫八雙五并重,但是是哪個八雙,他們找我合作好幾年了,也沒記住。在2013年又發表了這些文章,新供給主義的呼吁,就是從供給側推動改革。
        為什么2012年發布這個東西呢?實際上在2005出版的《新財富論》也是對供給側改革。08年發表《財富覺醒》也是推動供給側改革。但是遺憾的是在上一屆政府講這些東西的時候沒人聽,他們只對經濟運行的拐點感興趣,對物價拐點感興趣,他們熱衷于搞經濟的宏觀調控。為什么選擇在2012年11月9號發表文章,那是十八大召開以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的第二天,召開之前也給他們遞上去了。
        所以自古以來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所以新供給主義在特定的背景下才會引起時代決策者的關注。2013年為什么連續發表這么多文章,因為提出來之后得到了回應。2013年之后政府就開始沿著這個路走。到2013年7月份出版了《名富論,新供給主義百年強國路》。四個月之后三中全會內容跟這本書大部分內容吻合,像放松戶籍制度等等的。為什么重合我不知道,因為我的書在三中全會之前,這可能是英雄所見略同。
        實際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的提出來,是今年十一月份。但實際上在2013年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是供給側改革了。它沒有講讓三架馬車拼命跑,讓五大財富源泉充分涌入。11月9好我應邀給總理們做了一個報告,從供給側改革,全面降低成本,開展經濟增長新周期。之后看到供給側改革一點點熱起來了,一直到在座的各位都對這個玩意兒充滿了興趣,但是又不知道它是怎么回事。
        接下來談談什么叫供給側結構改革。新供給主義的一個理論就是供給能不能產生需求。古典的供給學派,薩伊那個時候認為供給能夠自動的創造自身的需求,比如說一個企業賣了一千萬貨物,這是供給。這一千萬貨物會變成企業家收入、工人收入等等的。總之一千萬的供給會變成一千萬的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拿了這一千萬不存在銀行的話全拿來消費或者投資,存銀行儲蓄也會賺到投資。
        總之一千萬的供給會自動創造一千萬的需求。在這下來,經濟不需要政府干預。這就是古典的供給學派。而新供給主義,認為供給不能創造等量的需求,只有在一定條件下能創造。所以在供給老化階段的時候就不能創造等量的需求。在供給約束的情況下也不能創造等量需求。比如大量的行政審批,行政管制,高融資成本,高稅收,有這些約束的時候供給就不能創造需求。有抑制的時候,資金成本有抑制,管理等等抑制的時候也不能創造需求。
        所以從經濟學原理講,新供給主義認為供給不能創造等量的需求。新供給主義任務應該創造條件讓供給創造需求。你通過改革減少供給老化,讓引導新供給創造新需求,通過改革減少供給約束,取消行政審批,讓供給創造需求,通過五大財富源泉改革,讓供給創造需求。所以新供給主義是改革現有條件,讓經濟回復均衡。只要恢復了均衡,增長也就恢復了。
        什么叫新供給?我們老是講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就是剛才講的蘋果手機,華為手機,這些新供給。新的技術,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組織管理模式,新的業態,都算新供給。新供給才能創造新需求。
        我們主張未來經濟增長在五點上,這個不是人類資源,而是人類的思維。像我今天在這兒做資源,我消耗什么地球資源了嗎,但是它也是財富,因為你們得到了效用。所有的知識財富,所有的藝術品,其實都是一樣的,它的財富的源泉不是藝術資源,主要不是地球資源,而是人勞動和人的思維。
        這五大軟財富在美國經濟里占了70%,在中國只占了49%。不要再生產那么多鋼鐵了,不要再生產那么多污染環境的消耗資源賠錢的東西了。未來我們的需求不是簡單的衣食住行,而是精神需求。滿足我們的精神需求才是最重要的,滿足精神需求就靠這五大軟財富。
        文化經濟、信息經濟等拼命往前走的時候,做傳統產業就等死嗎?當然不是。傳統產業怎么辦?全美國人都開著底特律的汽車,但是底特律的經濟一片蕭條。為什么全美國人開著它的車而它的經濟一片蕭條?在它一片蕭條的時候汽車廣告可賺錢了,汽車金融也賺錢,所以跟汽車相關的都賺錢,就是造汽車不賺錢,這就是硬財富的未來。
        硬財富的未來就是底特律,就是農業。小時候在農村,老人說沒有農民種地我們吃什么,所以都覺得是農民在養活著我們。我告訴大家,全世界的農民都不交稅,都是大家在補貼他們。我們吃農民的糧食,是我們在養活他們,還是他們在養活我們?
        這個從財富源泉角度一定要想清楚。如果一個村子里有一千畝地,按照現在的農業技術十個人耕種就可以耕種很好,產出達到一個最高的效率。為了社會公平和穩定,非得讓一千個人在那兒干活,除了那十個人,剩下的990個人都在浪費社會資源。農民在養活我們,但是需要那么多人種地嗎?你造汽車,誰不會造汽車啊?
        都會造汽車所以你不掙錢,但是有人掙錢,奔馳的前總設計師說,我們賣的不是汽車,我們賣的是藝術品,只是碰巧它會跑。所這的制造商掙錢。特斯拉也掙錢,它賣的是汽車嗎,你買這個車是為了跑的開還是為了拉的人多,你是為了拉風,你是為了時尚,環保嘛。
        茅臺你喝的是茅臺,是好喝,是虛榮,還是社會品位,你們認為是好喝,我告訴你好喝值十塊,剩下的900多塊錢買的是什么。所以中國的制造業的未來在哪里?軟價值。我們能吃飽飯了,也能穿衣服了,買西裝的目的不是為了遮風擋雨,為什么花幾千塊錢買它?所以人們的精神需求怎么滿足,這個才是未來。
        所以中國經濟怎么轉型,新供給創造新需求。我給總理作匯報的時候他理解的很快,克強總理說以前我們創造財富主要靠自然資源,現在更多靠人的資源,以前靠勞動,現在更多的靠智慧。很多人跑到日本買馬桶蓋,人家賣的不是馬桶蓋,賣的是健康。他簡單的幾句話就指明了中國的經濟轉型的未來。
        所以不管我們做培訓行業,還是做制造業,都得知道未來轉型的方向一定不是再用資源、環境、低廉的勞動去制造5%、10%毛利率的東西,而是怎么給它附加上更多軟價值,滿足人們精神需求,增厚你的利潤。一個蘋果手機在中國制造的硬件只有5%、10%,但是它賣的全是軟件。
        宏觀上來看一個經濟的周期我們分四個階段,這是新供給主義經濟學的宏觀基礎,就是它有新供給形成階段,新供給擴張階段,供給成熟階段和供給老化階段。總之的話,一個經濟的周期有這四個階段。如果老是處在這個階段,像美國2010年經濟是好的,如果處在這個階段就有問題。政府能干的為新供給側創造條件,不是說把這個企業關掉,而是第一個給要素轉移創造條件,第二個,怎么向社會政策托底,一個是放手要博,一個是要做好社會保障工作。新供給主義經濟學提出訴求有長期和短期。
        一是放松供給管制。像出租車牌照管理這樣的行業在中國到底是幾百個還是幾千個、幾萬個不知道。所以每取消一批行政管制就會解放一批生產力,經濟就好了。
        第二個,降低融資成本。中國的企業,中國的錢最多,但是中國的錢最貴。假設中國的融資成本降低一個百分點的話,中國經濟增長會增長多少?中國企業會增加7千億。降低兩個百分點融資成本,企業利潤增加一萬四千億。2013年就應該降低融資成本,他們搞錢慌。當然這個時間走到了正確的道路上。利率在過去兩年還是降了一點,上面這個是短期的,三月份才降。2014年11月份降息降準,2015年長期融資成本才降下來。降到現在我們還是全世界最高的,所以中國的企業仍然承受著高的融資成本。
        第三,減稅。在美國82年季度GDP有十個點的上漲,就是里根政府減稅。減稅后經濟有起來了。總之我們經濟這么差了,中國綜合稅費40%,比發展中國家貴一倍。很多人說減稅沒空間,我看有空間。宏觀稅負37%,所以為什么不能降一點呢?所以在會上我提出來減稅3萬億,減稅,發債,助力未來,一箭三雕。
        第二天晚上國務院的文章用了我們的話,合理擴大規模。我們的財政赤字只有2.4%,歐洲和美國都很高。但是減稅了以后政府得花錢,要么精兵簡政裁公務員,如果短期減不掉,政府花錢怎么辦呢?就發債,發三萬億債就完了。減稅有利于刺激消費,發債可以吸納社會閑置資本,過三五年經濟又過熱,又通脹了,開始還債,所以減稅,發債,助力未來一箭三雕。總之我們有能力減的,不像有的專家說不能減。
        有專家到我們這兒里說要做供給側調研,問我怎么調研?我說減稅的問題不要問政府,問企業,把企業的呼聲反映給領導。問政府,說錢不夠花,哪行,它們永遠不夠花。最近高稅收成本約束,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怎么辦呢?要釋放五大財富源泉才能開啟經濟增長新周期。怎么釋放?一個是人口和勞動。減少人口的供給抑制,提高勞動供給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我們的人工成本過去十年漲了多少,我們家保姆現在都一萬塊錢。所以人工成本讓我們喪失了很多優勢。戶籍制度也很重要,一個人在農村的人均GDP跟城市的相差5倍。相差5倍意味著什么?假設這個人從農村跑到城市找到工作,他對經濟的貢獻增長4倍。所以人口從低效率部門到高效率部門流動都是財富的源泉。你讓不讓他流動?如果他跑過來不給戶口,不讓孩子上學,檔案亂七八糟一堆事,怎么流動?所以放開二胎是累計長期財富源泉。
        土地資源也有問題,老覺得中國沒地,誰說中國沒地,這么大國家沒地?18億畝紅線,本來就是一個偽命題。現在開放的社會里,對糧食的安全觀都需要改變,假設明天打仗了,那些國家會不會通過糧食禁運餓死你的老百姓?我相信現在沒人干這個事了,現在人道主義了嘛。
        農業技術提高到這個程度,糧食不是問題了。老是幾十年前的糧食安全觀,幾十年的通貨膨脹觀點。所以中國的土地不少,但是供給有問題。房地產拿到的地那么貴,連工業用地都那么貴,商業難道貴,企業怎么干?到底供給效率高不高,供給成本能不能降下來?跑到歐洲旅游,很多城市都在山上,我們現在城市都是平原占地,能不能改一下?好多農民已經進城了,村里的第還占著,能不能變成耕地?很多類似的問題不展開了。
        印度的錢貴有道理,因為它沒有儲蓄,中國有三四萬億的外匯儲備,怎么我們的錢最貴,美國的錢應該最貴啊。我們的金融機構,我們的金融制度,我們的宏觀的金融政策都干了什么。他們應該干的任務就是在居民,有錢人儲蓄的部門和企業之間,用最低的成本架起一座橋梁,這就是金融意義。一句話概之。但是中國的金融機構,金融制度,金融政策干了啥事?它們在二者之間挖了一道深不見底的鴻溝。
        所以這就是供給側改革提出的減少金融抑制。制度也是,制度也是財富源泉,人民公社為什么吃不飽飯,聯產承包責任制怎么就可以?因為人的積極性提高了,因為制度變了,所以制度就是財富的源泉。
        很多國有企業人到底在里面用30%的力氣工作,還是用了50%?如果好好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把30%、50%的積極性變成100%,200%,誰說中國經濟不行。所以從總需求分析框架的人,一說投資不行了,消費不行了,出口不行了,中國經濟完蛋了。房地產不行了,汽車不行了,中國經濟完蛋了。
        我告訴你們中國沒有完蛋,取消一千個行業的管制,經濟就回到8%、9%了。所以放松管制,降低融資成本,減稅,中國經濟短期立馬能干好。有沒有魄力干,五大財富源泉:土地、制度管理、資本、資源,這些東西,五大財富源泉都可以降低10%的供給成本。如果這五大方面都降低10%供給成本的話,你是經濟增長能不能起來?所以這是我給總理講的只有從供給側改革,全面降低成本,才能開啟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周期。

        供給側改革需要真抓實干
        供給側改革需要真抓實干,不能陷入這幾個誤區,停留在概念炒作是沒有意義的。但是中國很多人在干這個事。我干了十幾年的供給側財富論研究,三年來一直呼吁供給側改革,但是沒有動靜。但是總書記一說全國人民一下熱起來了。我不能在很淺的概念炒概念了,炒概念不能救中國,你得考慮供給側改革怎么干。
        所以我們為什么出版這本書,這本書不是討論理論,前面一篇是理論,后面是講五個方面怎么改。我的前沿是寫的如何把供給側改革落到實處。所以不要炒理論了,應該真抓實干。不能讓供給側改革回到計劃經濟或者產業政策道路上來。一聽供給側改革很多部門就要伸手了,這就變成計劃經濟了。
        1996年的時候,我們1997年的時候,我們上上屆總理還曾經限制過電力企業發展。03、04年的時候在拉閘限電的同時其在限制五大行業,誰生產鋼鐵好像犯了政治錯誤一樣的。到了07年發現鋼鐵、水泥不夠用了。
        我們限制五大產業的時候支持光伏產業發展,過幾年發現光伏過剩了。凡是曾經限制過的后來都不夠了,凡是支持的后來都過剩了,你說你干預的啥勁?所以新供給經濟學不是讓政府之手亂摸,不是讓它放手。
        還有就是不能把供給側結構管理和需求對立起來。在2012年我發表新供給側改革宣言的時候,上來就是凱恩斯主義和貨幣改革誤導中國。這個就是批評他們,為什么批評,因為我們是少數派,全中國都是三架馬車,所以我們不批評一下,不撕開一道口子,沒有痛點讓他們感到難受的話,這個理論就得不到市場的關注。
        現在我們變成主流了,全都是供給側改革了,人家需求側都很難受了,都跑過來罵三架馬車,這時候再去罵就是小人了。需求側有沒有用?當然有用了。在城市地下管廊建設,政府投資還得擴大,在民生工程方面,政府還得擴大,貨幣政策方面還需要它降低融資成本,所以不能把供給側就全是供給側,一窩蜂。
        總之,再回顧一下剛才的東西。供給性結構改革,這次我覺得是玩真的了。你們千萬不要認為這是一個口號,又是一個呼吁。供給側改革不是把凱恩斯主義全面否了,而是讓政府全面放手,要要素流動,降低成本還會繼續,等等的,但是這個過程確實要克服方方面面的阻力。
        但是沿著這個方向走下去,供給這一側可以挖掘的潛力非常大。供給側改革能夠得到深入改進的話,我本人對中國經濟未來充滿信心。五年前、十年前你不知道用蘋果手機,三年前你甚至不你會用騰訊微信,五年以后的新需求是啥,新供給是啥,什么東西拉動中國經濟我們也不知道。但是誰來創造這些東西,就是企業家。
        (整理自作者在2016北清大總裁經濟論壇上的演講)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超硬材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河南遠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超硬材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超硬材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聯系電話:0371-67667020

      柘城惠豐鉆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聯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一区美女视频| 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电影唐人社一区二区|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本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 好爽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无码三飞|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頻 | 国产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毛片国语|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a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午夜AV内射一区二区三区红桃视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深田咏美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乱子伦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香蕉久久AⅤ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不卡免费新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夜夜嗨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