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融危機沖擊的經濟市場回暖,五金市場經濟逐漸轉好,大部分企業也有了明顯的業績提高,但另一方面對于國內的五金行業市場來講,局勢卻仍不容樂觀,那就是五金市場的競爭白熱化,有大批外銷型企業都是因之前金融危機而將外銷轉內銷,更多的擠占了本來不算寬裕的國內五金行業市場,雖然憑借國家政策的推動,外國經濟環境逐漸向好,但短期內還不足以改變現有國內市場的瓜分格局,可算是喜憂參半。
渠道為王,這是目前國內市場各行各業態的企業亦遠亦近的發展目標,當然,五金行業也不例外。
從五金行業的企業來講,五金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穩固品牌形象的同時、拓展市場份額,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市場定位,但處于目前市場經濟增長尚未完全復原,利潤最大化尚不足以滿足企業此時正常的運轉所需,成本壓力的增大,企業的渠道開發乃企業創收之首選。
一方面,五金企業通過加強對終端客戶的控制,減少中間銷售環節,縮減銷售成本,使銷售渠道更趨于專業化,拉近終端客戶的同時,通過快速直接的反饋信息,企業銷售模式也會朝著適應多樣化市場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五金行業的迅速發展及市場需求所衍生出的不同渠道,磨礪出了相適應的新的經營模式——如“中國五交化網”定期展會運作+媒體影視傳播、“五金城”展會運作+網上交易平臺、“商貿物流基地”批發貿易+倉儲配送等。
從五金行業終端客戶來講,國內五金市場的產品種類繁多,終端客戶也需要多種渠道去認識企業、了解企業、最終溝通促成合作。目前,國內潛在的終端客戶需求驟升,憑借國家擴大內需的經濟政策扶持,供給小于需求的有利市場現狀為各蓄勢待發的企業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抓住機遇,歸根結底就是要企業掌握渠道,控制終端,成為市場的主導者。
渠道,是企業與客戶的紐帶,是品牌展示、交流平臺、合作橋梁;
多元化渠道,是多樣化市場需求的必然產物。
渠道實際上可以理解為是信息系統、物流系統、設計系統、服務系統、品牌系統等綜合一體的平臺建設,是一個綜合性的交易平臺。如今,渠道的不斷擴大及發展,已逐步排擠掉了逆市場潮流而進、沉迷于閉門造車的企業,他們仍習慣于簡單的低成本生產,賺取有限的低端勞動力利潤,在危機中最先出局已成必然。
當然,掌握渠道雖然是硬道理,但企業要合理運用才可稱為是王道。國內的五金行業市場憑借著龐大的市場覆蓋面、采購規模和成本優勢,在產品定價、貨款交付等方面對生產企業的控制能力日益增強,若生產企業再配合渠道的拓展開發,相信企業在正規高效的市場經濟中將會如虎添翼般發展的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