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海在工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過程中,以產業基地為載體,縱向延伸產業鏈條,橫向融合發展,上下游產業深入對接,逐步構建起集聚發展、互為支撐的循環工業體系。圍繞構建工業的循環體系,青海...
青海在工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過程中,以產業基地為載體,縱向延伸產業鏈條,橫向融合發展,上下游產業深入對接,逐步構建起集聚發展、互為支撐的循環工業體系。圍繞構建工業的循環體系,青海今年將組織實施100項重大工業技術進步項目、50項企業技術創新項目,通過謀劃一批龍頭帶動和填平補齊項目,進一步促進工業向高質化、緊密關聯融合發展。
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構建鹽湖化工、有色金屬、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精深加工產業和以高原動植物為主的中藏藥、食品、生物化學制品等特色產業基礎上,積極培育生態環保、高新科技、新材料、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在其4大園區中,最具循環經濟代表性的甘河工業園緊緊依托有色金屬、黑色金屬和化工3大產業基礎,承接產業轉移,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園區資源循環利用項目比例大幅提高,特色產業層次快速提升。按照建設規劃,碳材料產業園將以循環經濟為基本路徑,不斷延伸完善產業鏈,重點建設29個項目,包括鋰電池富集材料、高導熱塊狀石墨、人造金剛石等擁有高附加值的下游產品。青海偉毅新型材料公司今年鋰電池負極材料的產能將擴大一倍,同時,上游的高純石墨企業投產,下游的金剛石生產企業年內實現20億克拉高品質金剛石的產能,將形成一條完整的碳產業鏈。
針對鋁行業產業結構偏粗偏短、電量消耗大的實際,按照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青海加速鋁產業基地建設,建立鋁水直供體系,延伸產業鏈條,力爭鋁產能就地轉化率達到70%。加快建設青海弘田20萬噸鋁灰渣綜合利用、青海青耐2萬噸高檔耐火材料、青海信達利用廢鋁渣生產冶金添加劑系列產品等多個循環經濟及產業配套項目。同時,積極清理在建和已建的電解鋁項目,引導推動鋁加工產業不斷升級,培育一批高附加值鋁加工拳頭產品。到2015年,計劃實現電解鋁就地轉化率達80%,高附加值產品占鋁加工能力的比重達60%以上。
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以構建多產業縱向延伸、橫向融合的循環產業體系為目標,2010年以來相繼實施了鹽湖鉀肥綜合利用一二期、金屬鎂一體化、煤焦化、鉛鋅尾礦綜合利用等36個重大產業項目,初步形成了鹽湖化工、油氣化工、有色金屬、煤炭綜合利用、高原特色生物、新能源、新材料7大循環型產業體系,尤其是鹽湖和油氣化工、金屬冶金、煤炭開發等傳統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精細化方向轉變。
按照綠色發展的理念,海東工業園著力構建無污染、低能耗、附加值高的新能源、特色化工、富硒以及農副產品深加工、現代物流等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