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主席費斯特格上周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企業必須通過創新與來自亞洲的競爭對手拉開距離。”費斯特格強調德國公司...
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主席費斯特格上周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企業必須通過創新與來自亞洲的競爭對手拉開距離。”費斯特格強調德國公司必須始終維護其優勢。同時也應增加中、低檔價格的產品,進一步擴大在當地的生產。這位機械制造工業聯合會主席認為,不會出現德國公司并購中國企業或者中國人在德國收購機械制造公司的大規模浪潮。費斯特格說,德國機械制造商通常將其利潤的4.5%投資于新產品的研發和技術改進。但是僅憑質量并不能保障成功占領國際市場。費斯特格說:“我們還必須找到正確的組合,為各層次的客戶提供他們能夠支付得起的產品。”這一目標可以通過在當地廠商開展合作來實現。此外,制造商還可以通過提供簡單的機械設備為其高端產品建立起保護墻。
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認為,2014年,全球機械制造業的營業額將增長5%。中國在此也扮演重要角色。因為僅中國機械制造業估計就將獲得7%的漲幅。費斯特格認為,盡管如此,德國公司在中國進行并購將只是個別案例。不久前,德國機械制造商通快集團經過兩年談判,購買了中國江蘇省金方圓公司的大部分股權。費斯特格說,中國公司通常是員工多,但是缺乏新技術,因此令投資商不感興趣。目前有大約200家德國機械制造商在中國獨資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公司是該數字的3倍。因此說,德國在中國的投資多于中國在德國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