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經濟區建設牽動總理的心。1月22日晚,在河南調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中原經濟區建設作重要講話。溫家寶說,河南是中國的縮影,也象征著祖國的發展,我對中原經濟區建設、對河南發展寄予厚望。河南這塊古老的大地,一定能夠通過中原經濟區的帶動煥發青春。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水利部部長陳雷,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國研室主任謝伏瞻,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鷹,財政部副部長廖曉軍,國務院副秘書長、總理辦公室主任丘小雄,國務院副秘書長項兆倫,國研室副主任田學斌參加座談會。
談中原經濟區的戰略地位關乎河南、中部乃至全國
溫家寶說,中原經濟區的建設,河南全省上下都十分關注。中原經濟區的建設規劃還在制定和完善中,國務院已經原則同意把中原經濟區的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為什么這樣重視中原經濟區呢?因為中原經濟區地處中國的中心地位,處于全國東西南北的樞紐地帶,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中部崛起一個重要的地區。這個地區的發展,不僅關系到河南的經濟社會發展,而且對中部地區發展甚至對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原經濟區有很多優勢,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還有新中國成立以來形成的比較重要的工業基礎,更為重要的這里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中原經濟區涵蓋整個河南省,這里的人口占全國的十三分之一,這個地方實現小康,進而實現現代化,無論對河南、對中部地區、對全國都有示范效應,而且會發揮積極作用。對于中原經濟區的發展規劃,國務院還要進一步深入研究。今天,我簡單地談一點想法。
談如何建設中原經濟區抓住機遇,從六方面努力
溫家寶強調,中原經濟區的發展,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著力改善民生,爭取在今后十年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能使中原經濟區有個跨越式的發展和進步。
一是要著力提高經濟發展實力。提高中原經濟區的經濟發展實力,靠什么?靠改革開放,靠科技創新,靠全省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精神。
二是要注重統籌和協調。中原經濟區規劃和建設從一開始,就要把平衡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擺在重要位置,作為我們發展的一個指導方針,也就是說,要改變目前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狀況。對中原經濟區來講,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城鄉統籌,在于實現工業現代化和信息化,同時推進農業的現代化。
中原經濟區的發展絕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為代價,我認為是正確的,這不僅是河南發展的需要,而且是國家全局的需要。經過若干年的努力,整個河南的經濟實力提高了,新型工業化和現代化水平大幅提高了,河南的農業就會在原有的基礎上邁上一個新的臺階,這是我們的目標,也是我們的愿望。城鄉統籌、工業農業兩手抓,實現工業和農業現代化兩個偉大目標,這就是中原經濟區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戰略方針。
三是要走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道路。河南有著制造業、采礦業等工業基礎,有著豐富的礦產、能源等自然資源,河南的工業發展必須走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道路,一定不要盲目鋪新攤子,而要立足于高起點,立足于提高工業企業的產品質量、效益和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河南有100多所高等院校,有許多科研單位,要重視發揮科技的作用,培養先進生產力發展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在工業發展中,要特別重視中小企業和中小型科技創新企業,這些企業往往充滿活力,要給他們以更多的支持。對于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我們還是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使整個工業經濟發展富有活力。
總之,在工業發展中,一定要樹立這樣一個觀念,就是不要單純地追求數量,不要盲目地上一些低水平的項目,而要立足于高起點。
四是要發揮河南的農業優勢。河南的農業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特別是小麥,播種面積占到全國的21%,產量占到全國的27%,也就是四分之一以上,地位舉足輕重。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為代價,應該有一個具體要求,那就是耕地面積不能減少,河南要同全國一樣,也要制定一條紅線。更為重要的,就是要通過穩定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業機械化,從而實現農業現代化。
農業是一篇大文章,河南農業在全國具有比較優勢,從長遠講不會吃虧,我們必須有這樣的長遠眼光。農業不僅會支撐河南的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穩定社會,支援全國的建設,而且也是整個中原經濟區發展的基礎。河南的農業是當前乃至今后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農業同工業有著許多自然的聯系,將來人們所需要的,諸如食品加工業、為工業服務的農業原材料產業,都會成為最為寶貴的資源、最為重要的產業,這是河南的優勢。河南的食品加工業在全國都占有重要地位,這對工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五是要注重環保、生態、人口、資源。推進“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不以犧牲生態和環境為代價,應該是環保、生態、人口、資源這四個方面。
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護好生態環境,一定要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一定要與人口的增長相適應,這樣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河南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流域,又處在華北平原和江淮地區交匯地帶,生態環境具有多樣性。所以,我們一方面要重視和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一方面要提高防災減災能力。生態環境建設和提高防災減災能力,也是生產力的重要體現,既可以促進可持續發展,又可以減少因重大災害而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
六是要堅持以人為本,重在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建設中原經濟區,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最根本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因此在發展經濟的時候,一定要重視發展教育、科技、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重視解決人們十分關注的就業、社保、醫療、就學等重大民生問題,讓河南人生活得更好。這就是我們的最終目標。讓河南人生活得更好,不斷提高全省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所有一切都應該圍繞改善民生這項工作來進行,才能使中原經濟區發展有真正的動力。
河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千真萬確的。中原文化代表中國的古文明以及由此而延伸的中國整個歷史文化,十分寶貴。這塊土地養育了河南人民,河南人民長期在這個地方生活、棲息,創造和發展的中原文化,是中華文明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在編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文化;我們在講硬實力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軟實力;我們在講經濟發展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社會發展;我們在強調發展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全民素質的提高、社會道德和風尚的提高。我認為,在這些方面,中原以至我們整個河南都具有優勢、具有潛力,可以大大地挖掘和充分地發揮。一個重視文化、重視教育、重視科技、重視人才的省或者地區,一定有長久的、持續的發展后勁!
溫家寶深情地說,河南是中國的一個縮影,也象征著祖國的發展,我對中原經濟區建設、對河南發展寄予厚望。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全省人民的努力,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經過不懈的奮斗,河南一定會建設得更加美好,我們所確定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河南這塊古老的大地,一定能夠通過中原經濟區的帶動煥發青春。
盧展工:河南一定不辜負黨中央、國務院和溫總理的期望
盧展工說,溫家寶總理對河南的發展十分關心關注,在“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原經濟區建設起步之年,溫家寶總理冒著嚴寒、風塵仆仆看望慰問群眾、傾聽百姓心聲、體察民生民情,河南的干部群眾都深受感動、深受鼓舞。我們也從中看到河南廣大干部群眾對總理的深情厚誼,深深感受到,什么是人民擁護不擁護,什么是人民高興不高興,什么是人民滿意不滿意。我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代表河南各級黨委、政府,也代表河南一億人民,向溫總理和隨行的中央部委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
盧展工說,一路上,溫總理做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核心是圍繞科學發展,核心是圍繞統籌協調,核心是圍繞民生民心。剛才,溫總理用很長的時間對中原經濟區的優勢、內涵和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意義進行了深刻系統的闡述,對中原經濟區怎樣實現跨越式發展,建設中原經濟區需要把握的重要原則,從六個方面做了深刻闡述,高屋建瓴地闡釋了什么是中原經濟區、為什么要建設中原經濟區、怎樣建設中原經濟區,我們深受鼓舞、深受啟發。溫總理對當前的抗旱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希望各級黨委政府、各級領導干部要高度重視,盡早準備,加快建設,力保今年糧食再獲豐收。我們一定努力做好當前的抗旱工作,力保今年糧食生產在防災減災中取得新成績;努力抓好民生問題,切實解決群眾困難,確保全省人民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河南的干部群眾、河南各級黨委政府,一定不辜負黨中央、國務院和溫總理的殷切期望,努力建設中原經濟區,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為全局發展作出河南的新貢獻。
省領導郭庚茂、李克、孔玉芳、李新民、曹維新、劉春良、劉懷廉、連維良、顏紀雄、尹晉華、毛萬春、史濟春、劉滿倉參加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