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輪密集的攻城略地之后,出圈的恒大已漸入軌道,剛在本周一口氣連發完六臺全新車型,其趁著關注熱度還未褪去,這邊又向外界大展拳腳。此前,一直保持神秘感的恒大汽車上海、廣州生產基地首次正式曝光,目前全線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
財力雄厚的恒大出手自然是世界級的高規格,兩大基地均按照現今業內的工業4.0標準建設,官方介紹共裝配了2545臺機器人。未來大方向是保質增效,全面達產后能每分鐘生產1輛車。具體從常規整車制造的流程出發,能看出集成不少高精尖的門道來,首先恒馳導入了德國舒勒全自動沖壓生產線。
接著,通過全自動化車身1、2、3線,以及全自動化地板2線足以窺見,車身車間的實力也亮點多。恒馳引進了德國庫卡和日本發那科的技術,巨型機械臂能精確地執行點焊、鉚接、滾邊、膠合等工作。
其次,涂裝車間再次見到了來自德國杜爾的技術,“手握”3D噴槍的智能機器人能全方位、不留死角地完成自動噴漆、涂膠等任務。
至于最后的裝配車間,恒馳除創新應用雙色弧形燈廊之外,其余采用的是德國杜爾全自動裝配線,通過先進的3D視覺定位系統,可彎曲機械臂能快速精準地安裝車門、車輪等重要零部件。
編者說
“中國速度”放眼全球都是數一數二的,而恒大本來就具備出眾的商業思維和眼界,這次轉身進軍新能源領域可否成功,暫時還不得而知。但起碼就態度和規模上來分析,其都是認認真真在做事的,畢竟由最初的產業鏈全整合,到六車齊發和工廠首秀,其在業內取得的成績已然有目共睹,未來將如何把資源優勢持續發揮好,倒很是值得世人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