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立核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研究了抗爆納米金剛石在與各種生物聚合物相互作用時的光學特性。該項研究有助于制造光學性能得到改善的獨創生物傳感器。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激光物理快報》(Laser Physics Letters)上。
抗爆納米金剛石是像金剛石一樣帶有晶格的碳納米結構,利用爆炸物質抗爆合成的方法獲得。過去幾年來,科學家們積極研究抗爆納米金剛石與生物結構和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成果被用來治療腫瘤,研發生物傳感器和生物性能相容的移植片。生物大分子在與抗爆納米金剛石相互作用時的性能得到大大改善。
俄羅斯國立核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激光微觀—納米和生物技術教研室工作人員葉卡捷琳娜·博盧列娃臺介紹說:“生物大分子與抗爆納米金剛石的相互作用表明,納米金剛石的熒光強度會提高。”
研究人員指出,納米金剛石本身不是熒光物質,但它能增強生物大分子中的熒光成分的信號。在不久的將來,研究人員計劃在白蛋白納米粒子的基礎上制造在機體內輸送藥物的生物傳感器樣機,在抗爆納米金剛石的基礎上制造能夠發現早期癌癥的生物傳感器樣機,同時研究生物傳感器應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