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核心提示: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報告關系著你我他,其中的熱詞、新詞與河南的發展更是息息相關。大河報梳理了以下的關鍵詞,來看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河南元素”。關鍵詞:2016年GDP預期...
核心提示: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報告關系著你我他,其中的熱詞、新詞與河南的發展更是息息相關。大河報梳理了以下的關鍵詞,來看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河南元素”。關鍵詞:2016年GDP預期
河南目標高于全國1%到1.5%
【政府工作報告】2016年全國的GDP預期增速為6.5%-7%。
2015年,全國GDP增長6.9%,河南省GDP增長8.3%,高于全國1.4個百分點;2016年,河南的目標為8%左右,相當于高于全國1到1.5個百分點。能做到嗎?
“首先,河南到2020年要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GDP一定要保持相應的增速;第二,作為人口大省,河南必須以超過全國1%以上的增速向前跑,才能實現2020年與全國的‘齊頭并進’。”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指出,近年來河南積極推進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大國家戰略,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良好態勢。去年,河南的第三產業增速首次“破10”,第二產業降至8%、為近五年來的最低漲幅,這些都說明河南產業結構升級、調整,穩增長、保態勢的系列舉措有了效果。
關鍵詞:中部地區崛起新十年規劃
2015年河南人均GDP達3.9萬元
【政府工作報告】2016年,優化區域發展格局,出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新十年規劃。
河南省社科院院長張占倉指出,2006年,為促進中部地區即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六省經濟快速發展,中共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戰略,曾出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此次提出“新十年規劃”,可以說河南再一次站在了發展的“風口”之上。
在河南省政府2011年公布的《河南省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實施方案》中,2015年人均GDP達到3.8萬元,而根據全國人大代表、省發改委主任孫廷喜在河南代表團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介紹:去年河南人均生產總值實際達到了3.9萬元。
孫廷喜介紹,近年來河南積極推進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大國家戰略,著力打造“四個河南”,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良好態勢。“下個十年中,河南要爭做中部地區的‘領頭羊’,利用三大國家戰略的優勢,抓住規劃的機遇,藏富于民、造福于民。”張占倉說。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
河南力圖通過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破題”
【政府工作報告】“十三五”時期,更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河南視察時說:“希望河南破解新型城鎮化這個中國發展的關鍵問題。”2016年,河南的破解之路已經展開。
河南的政府工作報告及“十三五”綱要規劃顯示,新型城鎮化主要包括三大方面: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促進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提升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值得關注的是,河南提出大力發展城區經濟和縣域經濟,增強產業支撐能力。
另外,在區域布局上,著力構建“‘一極三圈八軸帶’發展格局”,對18個省轄市的發展都既避免同質化競爭,又意圖強化各自的發展優勢。
城鎮化,關鍵是人的城鎮化,河南省出臺“三個一批人”城鎮化實施方案,實行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關鍵詞:霧霾
河南提出建立治霾“立體網絡”
【政府工作報告】“十三五”期間,治理大氣霧霾取得明顯進展,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超過80%。
2015年,河南18個省轄市城市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率為50.2%,與上年相比持平。2016年,2016年河南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治霾”投入,省級財政安排10億元霧霾治理資金,比上一年多出4億元。這4億元將用在燃煤污染防治、工業大氣污染防治、機動車污染控制、揚塵綜合治理、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等方面。
河南省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則提出要建“立體網絡”。在這個聯防聯控中,會強化中原城市群一體協同,建立統一協調、聯合執法、信息共享、區域預警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治機制,推動與京津冀大氣污染協同治理,對重大建設項目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區域會商機制,開展區域大氣環境聯合執法檢查。
關鍵詞:大眾旅游時代
代表提出河南發展“高鐵旅游”
【政府工作報告】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游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規范旅游市場秩序,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游時代。
昨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蔡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建議恢復“五一”長假制度。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則提議在河南開展“高鐵旅游”。
根據河南的政府工作報告,河南旅游將打組合拳,整合旅游資源,加快打造鄭汴洛焦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積極培育伏牛山、太行山、桐柏-大別山、沿黃生態旅游發展區和都市休閑旅游發展區,建設精品線路,優化景區環境,嚴格質量標準,提高服務水平,推動旅游業加快發展。
關鍵詞:工匠精神
推動河南制造向河南創造轉變
【政府工作報告】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大河報曾對“大國工匠”進行集中報道。而河南則將進行“中國制造2025行動”,強化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增強“互聯網+”、電子商務的支撐帶動作用,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大力推進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推動河南制造向河南創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質量、河南產品向河南品牌轉變。同時,建立健全技能培訓與產業發展對接機制,加強技師、高級技師培養,造就一批高技能領軍人才和“大國工匠”。
關鍵詞:海外倉
鄭州“十三五”末建成20個省級公共海外倉
【政府工作報告】擴大跨境電子商務,支持出口企業,建設一批出口產品“海外倉”,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
海外倉是讓出口企業把貨物批量發送至國外倉庫,實現該國本地銷售,本地配送。
正在積極申報自貿區的河南,印發《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申建工作方案》,其中的申建目標之一就是“十三五”末建設20個省級公共海外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