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福建省機電產品出口134.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9.6%,高出同期全國機電產品出口增長率3.7個百分點。出口值已經趕超金融危機前同期年上半年133.2億美元的水平。
一、今年上半年福建省機電產品出口的主要特點
?。ㄒ唬┘庸べQ易與一般貿易齊頭并進。今年上半年,福建省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機電產品79.4億美元,增長38.5%,占同期福建省機電產品出口總值的59.1%;一般貿易出口45.6億美元,增長40.1%,占33.9%。
?。ǘ┩馍掏顿Y企業出口份額仍占絕對多數,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出口呈現較大幅度增長。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外商投資企業出口機電產品97.9億美元,增長35.4%,占同期福建省機電產品出口總值的72.8%。此外,私營企業出口22.6億美元,增長66.5%,占16.8%;國有企業出口11.5億美元,增長42.7%,占8.5%。
(三)主要出口美國、歐盟和東盟。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對美國出口機電產品29.9億美元,增長46.4%,占同期福建省機電產品出口總值的22.3%;對歐盟出口26.6億美元,增長41.2%,占19.8%;對東盟出口13.2億美元,增長36.1%,占9.8%。
?。ㄋ模╇娖骷半娮赢a品仍為出口主要產品,儀器儀表及金屬制品出口迅猛增長。今年上半年,福建省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58.6億美元,增長51.8%,占同期福建省機電產品出口總值的43.6%。此外,機械設備出口23.7億美元,增長1.4%,占17.7%;儀器儀表出口19億美元,增長81.3%,占14.1%。
二、今年機電產品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
(一)各級政府積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為了消除經濟危機對我國機電產品出口行業的影響,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均出臺了多種鼓勵外貿、投資以及刺激內需的政策措施。在國家層面,我國自2008年底開始多次上調機電產品出口退稅率,目前70%的機電產品出口已實現“全征全退”。出口退稅率的提高,降低了企業的成本,使企業可以騰出更多的資金用于生產研發,對機電產品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同時,政府還在加工貿易內銷以及海關通關效率提高等多方面作出努力,幫助企業度過難關。各級地方政府也積極探索新舉措,為企業搭建形式多樣的信息平臺,提高信息服務水平并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等,幫助企業盡快完成產業升級和轉型。
?。ǘ┲饕袌鲂枨蟪尸F回暖趨勢。福建省機電產品出口的傳統主要市場為美國、歐盟、日本以及香港。這些國家或地區的機電產品需求受到經濟危機影響曾出現較大幅度下滑,隨著目前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復蘇跡象逐步明朗,主要市場需求得到恢復。目前除了日本市場由于國內經濟陰霾仍未出現明顯復蘇外,福建省對美歐以及香港市場的出口均已較好恢復。在經濟復蘇刺激下,海外經銷商為了補充庫存而開始加大采購力度,同時對匯率變化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擔憂也進一步促使他們加大備貨量。
?。ㄈ┬屡d市場開拓取得較大成效。經濟危機中,雖然福建省機電產品對傳統市場的出口額下降幅度較大,但拉美以及非洲等新興市場并未受到明顯沖擊,尤其是對拉美市場出口增速攀升。今年上半年,福建省機電產品對拉丁美洲出口11.3億美元,增長1.1倍。
三、當前機電產品出口面臨的問題
一是貿易救濟措施大量涌現。隨著我國機電產品國際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國外對我國機電產品采取反傾銷、反補貼以及保障措施、特別保障措施等貿易救濟措施大幅攀升,“兩反兩保”的商品品種不斷增加,而且發起主體有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蔓延的趨勢。同時,以歐盟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開始廣泛設立嚴格的技術性能標準和行業品質標準,大大提高機電產品對其出口的門檻。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對“雙綠指令”(RoHS和WEEE)的修訂,提高了廢棄電子電氣設備的回收率,將醫療器械及監視和控制設備納入RoHS指令管轄范圍,并要求符合RoHS指令的產品統一加貼CE標志。歐盟掀起的“綠色壁壘”將無疑使我國機電生產企業面臨成本上升以及技術改造等巨大壓力。
二是國內生產成本不斷上升。近年來,作為我國機電出口重點基地的東部沿海地區用工成本不斷上升,屢見“用工荒”。改革開放初期賴以發展的人口紅利預計將在近幾年趨于結束,我國制造業勞動力價格低廉的優勢將迅速下降乃至消失。同時,鐵礦砂等上游原材料價格的高企以及國外采購商壓價也在不斷的擠占機電制造企業的利潤空間。這些因素都將給福建省的機電產品出口帶來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