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經過近20年“野蠻”生長,電子商務在中國的發展迎來“黃金時代”。從鯰魚式攪局的“逆襲者”到無孔不入的“顛覆者”,電商在消費、金融、農業、醫療、跨境貿易等各個領域強勢崛起。近年來,以...
經過近20年“野蠻”生長,電子商務在中國的發展迎來“黃金時代”。從鯰魚式攪局的“逆襲者”到無孔不入的“顛覆者”,電商在消費、金融、農業、醫療、跨境貿易等各個領域強勢崛起。近年來,以網絡零售為主的電子商務持續保持快速發展。2002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總額僅為1萬億元;2014年,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約13萬億元,同比增長25%,在全球電商市場里名列前茅。但是,中國的電商行業在爆發式增長的同時,也呈現出多種亂象,比如低價文化、惡性競爭、假貨泛濫、誠信危機,等等。
所以,即便是在電子商務、互聯網+等概念被翻炒、神話到無孔不入的今天,人們還是對電子商務心存了不少的疑慮。
電子商務必燒錢,但錢從何來?
眾所周知,天底下所有商業行為的目的都是為了賺錢,電子商務平臺應該也不例外。但是怎么賺錢?賺誰的錢?卻成為了大部分電子商務平臺的難言之隱。
如今,絕大部分的互聯網人遵循的模式是這樣:有了一個好創意(情懷)——》找合伙人——》完成初步框架——》用創意(情懷)忽悠——》融資——》燒錢獲客——》用客戶數(愿景)忽悠——》繼續融資——》繼續燒錢獲客——》用客戶數再畫餅——》再融資…………IPO上市——》小散接盤(?)
這個模式健不健康,好不好?我們不去評論,但是事實就是擺在那里,其實用五個字就可以概括這種行為,那就是“空手套白狼”。但是,尷尬的事實并不止如此。下面是一張近日在網絡上廣泛流傳的熱圖,其中的微妙差異,大家可以自行體會。
















說到底,因為自身屬性的不可持續性,打著各種名號的“電子商務平臺”快速地出現與沒落,造成了互聯網市場表面的“繁榮景象”,但這背后卻造成了眾多投資人與實體經濟的千瘡百孔。這些互聯網創業者玩砸了“跨境母嬰電商”、“跨境服裝電商”,那就拍拍屁股再去搞“跨境工業耗材電商”,反正有的是試錯機會,哪管那些中小實體企業賠上身家性命。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做電子商務真的能幫助企業發展嗎?
“電商不是沒有成本,而是產生了新成本。”華泰證券零售行業研究員許世剛說,對于垂直電商,至少需要承擔物流配送、技術研發、廣告銷售等費用。平臺電商的成本還包括平臺交易撮合成本、獲取新用戶的成本、門戶的營銷推廣、訂單履行費用等。“電商經歷了10年爆發式增長后,網購用戶增速放緩至20%以下,流量紅利銳減。未來電商價格彈性空間變得十分有限,電商成本也在水漲船高。”
眾所周知,企業做電子商務平臺的成本一直是在水漲船高,但是,更糟心的是:當企業在面對不斷上升的成本時,電子商務平臺只會堅持去做一件事,那就是讓你降價降價再降價。他們會用各種理由逼你就范:我們要搞“雙11“,我們要慶祝1周年,我們要慶祝圣誕節,源源不斷的活動名目直到把企業抽血之死。
特別是那些技術含量并不高的中國傳統制造業企業,必定是“一入電商深似海”。入了電商,企業幾乎就和“發展”、“創新”、“尊嚴”這些詞絕緣了。面對電商平臺的巧取豪奪,企業只能一味的壓低成本,砍掉研發、拋除創新,安安心心做幾乎沒有利潤的“爆款產品”,淪為電商平臺的“打工仔”。
寫在最后
當其他國家紛紛開始研究人工智能,研究無人駕駛,研究生物技術,研究材料技術,研究新能源,努力要將工業化帶進4.0階段的時候,我們的部分互聯網人卻集體開啟了最高端的耍猴模式:“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實體經濟艱難是未來的大概率事件,投資人圈子也變得越來越理智和謹慎,燒錢模式的冬天即將到來,各位還在忽悠投資人的互聯網業的兄弟姐妹們:天冷了,風小了,小心降落吧!記得臉別沖下!
做電子商務真的能幫助企業發展嗎?
“電商不是沒有成本,而是產生了新成本。”華泰證券零售行業研究員許世剛說,對于垂直電商,至少需要承擔物流配送、技術研發、廣告銷售等費用。平臺電商的成本還包括平臺交易撮合成本、獲取新用戶的成本、門戶的營銷推廣、訂單履行費用等。“電商經歷了10年爆發式增長后,網購用戶增速放緩至20%以下,流量紅利銳減。未來電商價格彈性空間變得十分有限,電商成本也在水漲船高。”
眾所周知,企業做電子商務平臺的成本一直是在水漲船高,但是,更糟心的是:當企業在面對不斷上升的成本時,電子商務平臺只會堅持去做一件事,那就是讓你降價降價再降價。他們會用各種理由逼你就范:我們要搞“雙11“,我們要慶祝1周年,我們要慶祝圣誕節,源源不斷的活動名目直到把企業抽血之死。
特別是那些技術含量并不高的中國傳統制造業企業,必定是“一入電商深似海”。入了電商,企業幾乎就和“發展”、“創新”、“尊嚴”這些詞絕緣了。面對電商平臺的巧取豪奪,企業只能一味的壓低成本,砍掉研發、拋除創新,安安心心做幾乎沒有利潤的“爆款產品”,淪為電商平臺的“打工仔”。
寫在最后
當其他國家紛紛開始研究人工智能,研究無人駕駛,研究生物技術,研究材料技術,研究新能源,努力要將工業化帶進4.0階段的時候,我們的部分互聯網人卻集體開啟了最高端的耍猴模式:“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實體經濟艱難是未來的大概率事件,投資人圈子也變得越來越理智和謹慎,燒錢模式的冬天即將到來,各位還在忽悠投資人的互聯網業的兄弟姐妹們:天冷了,風小了,小心降落吧!記得臉別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