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2015年3月的博鰲亞洲經濟論壇上,27日下午舉行的分論壇——《大宗商品:超級牛市的終結?》十分吸引各國媒體的注意。專家表示: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主要基于供...
在2015年3月的博鰲亞洲經濟論壇上,27日下午舉行的分論壇——《大宗商品:超級牛市的終結?》十分吸引各國媒體的注意。專家表示: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主要基于供求關系,受世界經濟放緩等綜合因素影響,短期內相關價格將繼續波動。實際上,嗅覺靈敏的國際投行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剝離大宗商品業務:高盛在被起訴操控全球鋁價之后關閉了其有色金屬交易業務;摩根斯坦利將其大部分石油交易業務,賣給了俄羅斯國有石油公司Rosneft;德意志銀行正式宣布退出能源、農產品、煤炭與鐵礦石的交易;美銀美林關閉了歐洲電力和天然氣銷售部門;摩根大通向摩科瑞出售大宗商品的實體資產和交易業務;巴克萊銀行也表示將退出大部分大宗商品業務……
自去年美聯儲開始縮減QE規模之后,大宗商品就逐漸進入熊市,尤其是銅、原油和黃金。高盛銀行認為:受到中國房地產市場熱度下降影響,金屬及礦產類資源——包括鋼鐵、水泥和銅的價格將出現進一步較為明顯的下降。
熊市不言底,從大宗商品、能源等物質資源的價格走勢來看,全球經濟物質資源的爭奪時代已漸行漸遠,幾近壟斷地位的歐佩克也無力回天,人們的需求在發生著深刻而重要的變化——物質需求正在向信息需求轉移,信息需求的增長代替了傳統需求的增長。
知識產權決定國家競爭力
與過去的工業革命相似,當前全球經濟的深刻變革仍是以技術革新為前提和基礎,先進的技術勢必形成獨享的專利,進而壟斷市場。
蘋果、微軟、高通等企業十分注重自己在專利技術方面的布局,借以形成自身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地位。
日本屬于資源匱乏的國家,因此他們確立了知識產權戰略的核心地位,企業必須對自身專利技術、組織能力、客戶網絡及品牌等無形資產作出正確評估,靈活運用,以實現技術和知識產權價值的最大化。
日本企業的傳統優勢領域為電機、電氣裝置、電能、音像技術和半導體,隨著新興產業特別是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日本企業在這些領域加緊了技術研發和全球專利布局。作為新能源的代表,光伏發電產業發展飛速,全球共有84,827件專利申請,其中日本占據48.3%,位列第一;在高鐵領域,日本也進行了大量的對外專利布局,其在美國、歐洲都擁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專利申請份額;在新能源汽車各技術領域,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技術,日本在全球的專利申請量均占據首位。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代表產業,物聯網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而以日本申請為優先權的日本原創專利申請有5,490件,優勢地位顯著。
全球經濟的競爭核心在于技術的競爭,相比日本,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靠技術水平帶來的市場份額遠遠不夠。近兩年,智能手機成為了中國出口的“新名片”,但由于知識產權的缺陷,新問題也伴隨而來。
2015年2月,發改委宣布對高通公司處以60.88億元的反壟斷罰款,一方面體現了國內有關部門對國外企業技術壟斷的擔憂,另一方面也說明技術資源的爭奪已經成為物質資源爭奪戰之后的又一新戰場。
另外一個案例來自聯想。谷歌收購摩托羅拉時,買進了后者的幾萬件專利,而當摩托羅拉再次轉手聯想時,僅僅剩下2000件專利,無形資產大多被拿走,留下的不過是一些有形資產而已。
互聯網資源革命
目前全球范圍正面臨能源革命,隨著清潔能源的應用、能源效率的提升,未來大宗商品價格還將出現更多的變數。沒有幾種經濟要素會比大宗商品價格更重要,因為當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時,它會將財富和實力從消費者轉移到生產者,所以其轉折點對于全球經濟至關重要,而眼前似乎就在迎來這樣一個時刻。
在老牌投行退出之際,新的大型貿易商和中小型投行卻伺機進入,包括工商銀行、中銀國際等在內的中國金融機構動作頻頻。新的游戲規則和市場格局的形成仍待時日,但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去年的中國企業500強名單中,包括京東商城、百度和騰訊在內的“互聯網軍團”首次亮相;在世界范圍內,BAT三巨頭位傲居世界互聯網公司10強;微信的月越活躍用戶達4.68億人,每個用戶平均每天使用3小時……未來可能有十幾億人應用網絡平臺提供的購物、娛樂、金融等各類服務。
今天,中國電子商務用戶數、成交額、占社會零售總額比例都超過美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會加快行業集中,彌補傳統零售業較差的基礎,促進居民消費的提升。畢馬威(KPMG)的報告顯示,中國電子商務市場2020年將達到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和法國電商市場規模的總和。
互聯網應用的滲透率在不斷提升,從旅行到游戲、從音樂到溝通、從餐飲到打的,一切皆網絡?;ヂ摼W將成為中國產業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領域,從2010年到今天,短短5年時間,已經有成批達到10億市值以上的新一代互聯網企業群,新模式、新技術也層出不窮。
在一個由數十億部智能設備聯網的世界中,各種現有計算平臺的虛擬化以及通過新型協作和眾包應用,幾乎能瞬間匯聚無數創意,這種超能力推動著創新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發展。云計算和大數據正引領新一輪科技浪潮,大數據業已成為與物質資產和人力資本相提并論的重要生產要素。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要實施創新驅動與經濟轉型戰略,作為最市場化經濟要素的資本市場面臨著服務方向與重點的轉變,傳統商業模式、產業運行模式也將隨之改變,這為中國經濟升級換代帶來了機遇,而掌控非物質資源是提升企業競爭力,也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