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去年7月出臺了《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政策出臺一年來成效如何,民間資本是否受到平等對待?近日,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副司長任志武對此進行了解答。
創造公平競爭和平等準入的市場環境
任志武表示,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通過組織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和召開有關省市發改委及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等途徑,了解到《實施意見》出臺近一年來的落實工作已取得良好成效,為各地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贏得了更多機會和更大空間。
各省市積極在放寬民間投資準入范圍上出實招,規范設置投資準入門檻,創造公平競爭、平等準入的市場環境,允許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準入的所有行業和領域。
以廣東省為例,廣東省委、省政府在關于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決定中明確提出,進一步放寬民間資本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等七大領域的范圍,并推動相關領域的投資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公共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為民間資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公共資源配置一視同仁
任志武表示,國家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公共資源配置方面給予了民營企業與其他投資主體同樣的待遇。“2011年中央財政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金均將民營企業作為重點,予以大力支持”。
去年,在中央財政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和重大應用示范工程共支持了17個民營企業項目,安排國家資金8億元,其中基因工程重大項目支持的惟一一個項目就是由民營企業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承擔的。在中央預算內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科目中,有關部門共支持了江蘇恒神纖維材料有限公司等41個民營企業項目,占總批復項目數的38%。此外,2011年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也將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支持重點,共安排7500萬元,支持了85個項目。
針對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能力不強的情況,國家發改委近一年來著力強化民營企業創新基礎能力建設。依托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民營企業,在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建設了一批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和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
我國其他公共技術創新平臺也都向民營企業提供服務,為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創造了較好的創新基礎能力保障。2011年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共安排4000萬元,支持了41個技術服務平臺改造提升項目,認定了首批99家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并出臺了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適用科技開發用品進口稅收優惠政策。
支持民企融資開展國際合作
任志武表示,近一年來,國家還支持民營企業充分利用新型金融工具融資。2011年,國家新興產業創投計劃新批準參股設立創業投資基金41只,其中國家補助資金20.5億元,引導地方政府及社會資金約90億元。
迄今為止,新興產業創投計劃共參股設立創業投資基金61只,其中國家補助資金30.5億元,引導地方政府及社會資金超過140億元。“這些創投基金將為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重要的資金來源。在2011年中小企業專項資金中安排了4.8億元,對566家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的企業進行補助。”任志武表示。
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抓緊研究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并配合國家統計局抓緊研究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監測體系,為及時發布相關產業信息,引導民間資本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