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首次公布建陶產能
記者從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網站獲悉,由該協會耗時10個月的實地調查的全國瓷磚產地現狀近日出爐。在過去的一年,全國各地建陶產區增加了大量生產線,產量超過需求的增長,建陶產能過剩約20%,陶企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數據:五省占近八成產能
數據披露,全國共建有3275條瓷磚生產線,如果以310天為生產周期計算,每年產能亦高達108億平方米;若以全年330天為生產周期,則每年瓷磚產能高達115億平方米。據介紹,本次數據采集57%來自工廠全面實地調查,抽樣調查的達到24%;其余19%的工廠系通過知情第三方、企業總部有關負責人或工廠負責人等多方調查而形成產能數據,數據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調查還發現,目前內地除北京和天津兩地之外,29個省市均建有瓷磚生產線(港澳臺地區不在本次調查范圍)。廣東、山東、福建、江西和四川五省以強大生產規模,占據了將近80%的產能。
解讀:產能過剩成本增加
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全國各地建陶企業紛紛加大生產,建陶產能過剩20%。來自佛山陶瓷行業的調查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建陶企業的成本大幅提升,其中,人工支付成本上漲近80%,能源上漲60%,原材料上漲43%。隨著產能的供大于求,這些不利的市場因素將導致企業生存壓力增加。
預測:微晶石成利潤增長點
業界普遍認為,產能過剩進一步導致中低端市場的競爭家居,迫切需要陶企通過產業升級提升競爭力。記者了解到,佛山本土陶企嘉俊、博德等企業開發的微晶石產品,近年卻實現非常不錯的銷售業績。記者對比協會披露的數據發現,近兩年在建陶行業風生水起的高端產品微晶石(含拋晶磚),所占的比例卻微乎其微,僅為0.69%。數據還顯示,全國瓷磚總產能的結構中(馬賽克、陶板類產品未納入調查),拋光磚占35.99%,陶質磚(瓷片)占24.30%,外墻磚占16.13%,其他瓷磚產能(含地腳線、腰線、廣場磚等)占5.6%。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建陶行業的產能過剩,開發中高端產品或者提升品牌,以提升產品附加值和通過品牌力實現盈利,已成為眾多陶企不得不面對的現實。而以模仿制造低成本的企業,將逐步被激烈的競爭所淘汰。廣東博德精工相關人士預測,在未來兩三年內,微晶石產品預計仍將會成為陶瓷行業的利潤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