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申請號:201510993367.2申請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發明人:房建成徐麗霞張晨張寧張冀星袁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微小型單軸金剛石陀螺,以內嵌負價氮原子-空位(NV-)色心的金...
申請號:201510993367.2
申請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發明人:房建成 徐麗霞 張晨 張寧 張冀星 袁珩
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微小型
單軸金剛石陀螺,以內嵌負價氮原子-空位(NV-)色心的金剛石材料敏感載體角速度,以低功耗LED燈取代激光器提供極化和檢測光,微波天線鍍于金剛石表面以提供NV-色心能級操控的微波和射頻信號。本發明結構簡單緊湊,可有效提高陀螺儀的穩定度并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低功耗器件的應用也降低了使用成本,在需求小體積、低成本、低功耗、高穩定度陀螺儀的慣性導航和測姿系統領域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主權利要求:1.一種微小型單軸
金剛石陀螺,其特征在于:包括陀螺儀外殼(11),LED光源(1),第一平凸透鏡(2),第二平凸透鏡(8),第一環形永磁鐵(3),第二環形永磁鐵(7),金剛石(5),第一光闌(4),第二光闌(6),濾波片(9),光電探測器(10),所有器件均共軸集成在陀螺儀外殼(11)內部;其中:所述的LED光源(1)發出波長在510nm~550nm之間的綠光,第一平凸透鏡(2)的平面緊鄰LED光源(1),將綠光會聚成一束平行光,第一環形永磁鐵(3)緊鄰第一平凸透鏡(2)的凸面一側安裝,第一環形永磁鐵(3)內徑大于第一平凸透鏡(2)的凸面直徑,第一光闌(4)一側緊鄰第一環形永磁鐵(3),另一側與金剛石(5)緊密貼合,金剛石(5)位于第一光闌(4)和第二光闌(6)中間,第二光闌(6)一側與金剛石(5)緊密貼合,另一側緊鄰第二環形永磁鐵(7),第二平凸透鏡(8)凸面緊鄰第二環形永磁鐵(7),第二平凸透鏡(8)凸面直徑小于第二環形永磁鐵(7)內徑,濾波片(9)緊鄰第二平凸透鏡(8)平面一側,濾除510nm~550nm的綠光,透過630nm-800nm的熒光,光電探測器(10)緊鄰濾波片(9),用于探測630nm-800nm的熒光,通過光電探測器電氣接口(16)為光電探測器(10)供電并且讀出光電探測器(10)探測的信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小型單軸金剛石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剛石(5) 內部含有NV-色心系綜,沿金剛石晶胞[111]的軸方向切割,金剛石(5)兩側表面的中心位 置對稱地鍍有圓形的第一微波天線(17)和第二微波天線(1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小型單軸金剛石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光闌 (4)的小孔(19)直徑小于第一微波天線(17)的直徑,在第一光闌(4)靠近金剛石(5) 一側的表面上、與第一微波天線(17)開口兩側的對應位置處鍍有第一微波饋送電極(20) 和第二微波饋送電極(21),第一微波饋送電極(20)和第二微波饋送電極(21)通過第一 光闌(4)內部引線分別連接至第一微波饋送引腳(13)和第二微波饋送引腳(14);第一光 闌(4)與金剛石(5)緊密貼合,便于微波或射頻信號通過第一微波饋送引腳(13)和第二 微波饋送引腳(14)輸入到微波天線;第二光闌(6)與第一光闌(4)結構相同,并且與金 剛石(5)緊密貼合,便于微波或射頻信號通過第三微波饋送引腳(15)輸入到第二微波天 線(1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小型單軸金剛石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環形 永磁鐵(3)與第二環形永磁鐵(7)之間產生的靜磁場與金剛石晶胞[111]的軸平行。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超硬材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河南遠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超硬材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超硬材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聯系電話:0371-67667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