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一周年之際,瑞典高科技工業集團山特維克沒有退卻,相反,加速了在中國的發展。
“國際金融危機確實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產生了很大影響,但是在金融危機大背景下,我們在中國依然取得了非常迅速的發展,因此中國將慢慢成為一個最大市場。”山特維克大中華區總裁林德弘(Svante Lindholm)昨日告訴記者。
據了解,由于受金融危機影響,山特維克設在芬蘭、瑞典等歐美國家的部分工廠紛紛減產,即使是非洲、拉丁美洲、澳大利亞等以往的熱點市場,銷售情況也不容樂觀,而亞洲則成為山特維克業績保持增長的強有力支撐。
山特維克礦山工程機械東亞區總裁安東尼(Antonin Beurrier)表示,2008年山特維克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40%。
因此,自2009年年初開始,山特維克就計劃先后在山東青島(生產高端模切刀具)、江蘇無錫3家工廠(分別生產采礦設備用硬質合金工具、設計和生產切削刀具、生產硬質合金耐磨零件)、鎮江(生產新型合金材料)等地區建立了6個生產和研發基地。
對于2009年,山特維克似乎是“厚積薄發”的一年。9月17日,山特維克宣布在上海嘉定區建成了世界一流的礦山工程機械制造廠,占地面積 12萬平方米,比其2005年在上海建成的一期工廠大7倍。預計新工廠每年可向亞洲世界其他地區的礦山工程機械市場供應3000多臺/套設備。
“上海作為‘航運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定位,將對該裝配中心的物流樞紐地位和山特維克業務拓展方面給予強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同時也得到了相關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山特維克礦山工程機械全球總裁Lars Josefsson向記者表示。
實際上,今年5月,上海市政府下發《關于加快推進上海高新科技產業化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上海發展高新產業的方向,并計劃在4年內高新產業實現產值1.1萬億元的目標。
安東尼向記者透露,在未來5年之內山特維克或將還有更多的新工廠落戶中國。
林德弘還表示,對年均增長20%以上的中國市場,山特維克必然會滿足中國企業在減排上的需求,將在高效生產、再制造等領域為中國合作伙伴提供更加先進的產品和服務。
據了解,山特維克目前正在實施的環境保護和能源節約目標是,到2010年底較2004年減少10%與銷售相關的消耗,以及10%礦物燃料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