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 伊比利亞國際納米技術實驗室在葡萄牙落成。該實驗室是全球納米技術領域第一家,而且是唯一一家國際性研究機構。這是歐洲第一個在國際法律框架下設立的、專注于納米技術研究的實驗室,同時也是伊比利亞半島上第一個國際性科學研究機構。像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和其他一些國際性研究機構一樣,該實驗室首次為歐洲納米技術的科學研究提供了機遇和便利條件。
該實驗室于2005年11月由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政府共同倡議設立的,并已經同歐洲、北美洲和亞洲的眾多享有國際聲望的大學和研究中心建立了合作關系。目前,該實驗室的主樓建設剛剛竣工,并將迎來第一批入駐的工作人員。他們將開始運營實驗室,并在全世界范圍內招募杰出的研究人員。實驗室預計于 2009年年底正式開始科研活動。
該實驗室將與全世界各地的大學、研究中心和商業孵化機構緊密合作,在以下四個領域開展項目:納米醫學,環境監測、食品質量控制及安全,納米電子和納米操控技術。
該實驗室計劃聘請200名研究人員,其中包括25%的終生職位。此外,還將吸納100名博士生和100名技術人員、行政人員及其他輔助人員,總人數將達到大約400人左右。目前,伊比利亞國際納米技術實驗室正在向世界其他國家公開招募會員。
納米技術在原子和分子層面進行研究,對科學和應用的若干領域,如醫藥、工業等具有巨大的潛在影響。由于納米技術可以提高現有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競爭力,且能推動醫學快速進步,一直被歐盟認為是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核心戰略驅動力。歐盟成員國在歐盟第七個科研和技術發展框架計劃(2007-2013)期間共計投入了35億歐元用以資助納米技術的研究上,這同樣反映了歐盟對于納米技術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