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強需弱、原料價格過高……今年以來,多重不利因素致使中國鋼材價格持續走跌,行至近年來的低點。如何化挑戰為機遇?對此,業內人士指出,鋼鐵行業企業在緊跟市場需求調整經營策略的同時,可重點關注國際市場的機會。
11月15日至16日,第二十屆中國鋼鐵產業鏈市場峰會暨蘭格鋼鐵網年會在北京舉行。與會的各界人士結合2025年宏觀經濟展望,深入交流鋼鐵行業發展趨勢和新機遇。
“今年,中國鋼鐵國內表觀消費量首現連續三年下降,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鋼鐵需求會大幅下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指出,目前,中國還未完成城鎮化進程,人均鋼鐵需求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偏低。未來,新能源領域用鋼需求將持續保持較快增長,是減中有增、減中有質的重要領域,節能領域的投資、廢鋼資源的布局等也是值得關注的方向。同時,全球鋼鐵表觀消費量呈整體增長態勢,東盟是中國鋼鐵需求 “看漲”的重要目的地。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的鋼鐵需求仍將保持較大的規模。
姜維同時表示,面對下行壓力,鋼鐵行業要聚焦提高產業基礎能力和高端化水平,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和智能制造兩大發展主題,持續推進中國鋼鐵產業的國際化進程。行業企業應嚴格管理生產結構,實現供需動態平衡,并堅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高生產效率。
蘭格鋼鐵網資深專家、天津友發鋼管集團高級顧問韓衛東也認為,鋼鐵國際市場仍具有巨大拓展空間。他表示,中國鋼鐵的裝備水平、產品品種和成本等均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在推動鋼材直接出口之外,也有力支撐了家電、汽車等下游行業的出口。而面對市場的變化,行業企業要通過轉變經營方式、打造供應鏈、以期現結合等方式來增強競爭力。
對于鋼鐵企業“走出去”的挑戰,首鋼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營銷中心總經理趙鵬結合近年來首鋼的國際市場開拓實踐提醒,要關注國際市場認證、合規經營、貿易環境變化導致的長期合作終止、貿易保護等風險。
面對行業發展的“寒意”,與會代表紛紛給出建議。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首席專家宋志平表示,要加強產業政策引導,加大行業聯合重組和企業“走出去”力度,加強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
天津友發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金東虎認為,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除了穩定基本盤,還要積極鍛造行業轉型升級的硬實力。當前,中國鋼鐵產業正處于由大變強的關鍵轉折期,企業要把握“向新”“向綠”的產業轉型關鍵抓手,加速低碳轉型,打造綠色發展引擎,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實現突圍。
正大制管集團經營副總裁錢敏提示,行業企業要密切關注國內外形勢變化,及時調整生產經營策略,加強技術創新,實現穩健發展。華南物資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剛建議,行業企業要精準定位,科學規劃運營,不斷完善風險防范體系,提高資金流動性,降低負債率,用數字化、智能化為企業賦能。
蘭格集團總裁劉陶然表示,蘭格集團成立以來,不斷在網價服務、數據服務、科技服務、平臺服務等方面精耕細作。未來,蘭格將繼續以推動中國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使命,以提高鋼鐵行業數字化水平為目標,為鋼鐵全產業鏈客戶提供更加貼近需求的服務。
大會期間還舉辦了蘭格&找鋼華東區域全品種網價上線發布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