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力量鉆石(301071.SZ)發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自上市以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首次出現同比下降,營收約3.61億元,同比下降19.44%;歸母凈利潤約1.72億元,同比下降27.95%;扣非凈利潤約1.38億元,同比下降40.90%。
力量鉆石解釋稱,營收凈利下降主要因為培育鉆石銷售價格下降。公司的培育鉆石營收約1.02億元,占總營收28.40%,同比減少53.86%;毛利率約54.69%,同比減少28.75%。對此,力量鉆石相關工作人員指出,當前許多培育鉆石廠商擴產,但質量達不到要求,而市場需求大,在質量不過關的情況下價格大幅下降,從而使得行業整體價格下跌。
今年上半年,多家培育鉆石概念股表現不佳。中兵紅箭(000519.SZ)上半年營收約19.14億元,同比下降40.25%;歸母凈利潤約1.05億元,同比減少84.99%。黃河旋風(600172.SH)預計上半年虧損1.93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375.62%。四方達(300179.SZ)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約8027.81萬元,同比減少10.11%。
力量鉆石相關工作人員則表示,“有效供給遠未達到市場需求,公司的產品不愁賣,所以對市場持有信心。”2022年9月,力量鉆石定增約39.12億元,投資商丘力量鉆石科技中心及培育鉆石智能工廠建設項目、力量二期金剛石和培育鉆石智能化工廠建設項目,預計用兩至三年時間完成建設。建成后,培育鉆石和金剛石單晶將分別新增加277.20萬克拉/年和15.07億克拉/年。
該公司工作人員進一步指出,未來打算側重發展培育鉆石業務,目前公司的培育鉆石業務主要面對國外市場,未來還將布局國內市場,甚至是全球市場,所以培育鉆石擴產是必要的。
天風證券分析師孫海洋、尉鵬潔、劉奕町認為,當前全球鉆石市場需求穩定增長,2021年全球鉆石市場需求為870億美元,同比增加27.9%,天然鉆石產量減少為培育鉆石市場打開增長空間,2022年印度毛坯培育鉆進出口滲透率為6.8%,培育鉆石出口滲透率達5.7%。
工作人員還表示,除了鉆石毛坯外,公司未來將試探性發展培育鉆石的下游業務。公開資料顯示,力量鉆石在今年4月28日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海南力量鉆石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億元,從事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非金屬礦及制品銷售、珠寶首飾制造、珠寶首飾批發、珠寶首飾零售等業務。
開源證券分析師呂明、周嘉樂表示,力量鉆石將利用海南力量鉆石有限公司的產能優勢,結合海南自貿港政策,在海口投資建設培育鉆石飾品加工生產基地,設立自有品牌,進入培育鉆石零售領域。
事實上,力量鉆石早就瞄準下游市場,動作頻頻。東吳證券分析師吳勁草、周爾雙指出,2022年,該公司在深圳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深圳科美鉆科技有限公司,與潮宏基等合作參與創建并運營培育鉆石飾品品牌,成立了生而閃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同時成立了孫公司LI LIANG DIAMOND USA INC,主要負責美國業務的拓展,預計未來該公司在下游品牌端也將持續發力,有望打通上下游產業鏈,直接實現線下培育鉆石零售端門店銷售。
除了培育鉆石外,力量鉆石主營產品還有金剛石單晶和金剛石微粉。其中,金剛石單晶上半年營收約1.04億元,占總營收28.85%,同比增加28.35%;金剛石微粉上半年營收約1.42億元,占總營收39.33%,同比增加3.99%。
其中,金剛石微粉產品主要應用于光伏新能源和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的切割和拋光等領域。孫海洋指出:“工業金剛石下游應用領域廣泛,傳統加工領域對工業金剛石需求長期保持穩定增長,先進制造領域中光伏新能源和半導體或將帶來新興需求。2022年,我國光伏累計裝機量為392.4GW,同比增加28.1%,隨著光伏發電行業市場需求擴大,有望帶動線鋸用微粉行業快速發展。”但該公司工作人員稱,“金剛石微粉暫時沒有擴產計劃,產能可以滿足市場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力量鉆石在半年報中指出,公司所處的超硬材料行業受宏觀環境、上下游產業鏈景氣度及同業競爭對手產銷狀況等多重因素影響,若宏觀經濟形勢發生變化或行業出現重大調整,將可能對公司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
此外,半年報還表示,隨著行業競爭對手產能不斷擴大,行業新進入者增多,培育鉆石市場增長放緩等因素的影響,產品存在價格下降的風險。與此同時,培育鉆石不斷向大顆粒、高品級方向發展,若不能保證培育鉆石生產技術升級,則有可能面臨技術與產品開發落后于市場需求的風險,從而降低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