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光伏茅”隆基股份(601012.SH)跌落組件出貨量全球第一的寶座。
根據各家企業公布的數據及光伏行業媒體PV-Tech所統計的2022年一季度全球前四大組件廠出貨排名,晶科能源(688223.SH)以8.03 GW的出貨量,重返全球第一;天合光能(688599.SH)位列全球第二,出貨8 GW;晶澳科技(002459.SZ)出貨6.6 GW,位列第四;去年組件老大隆基股份則跌至第四,出貨量6.44 GW。
據界面新聞了解,隆基股份一季度出貨量下跌,原因之一為產線改造及美國扣押組件的影響。
隆基股份在年報、一季報電話交流會上表示,美國對于該公司組件存在查扣,一季度的組件周轉天數超出該公司預期。根據當前在途訂單,測算5月底組件存貨將較目前顯著降低,預計二季度回到合理的周轉天數。
晶科能源對界面新聞稱,今年一季度,歐洲市場約占其全球出貨量的四分之一,得到較大提升。去年歐洲市場占比不到20%。
同時,由于印度太陽能電池和組件基本關稅政策(BCD)將在4月1日生效,晶科能源一季度在印度市場的出貨量,較往年同期出現爆發式增長。PV-Tech數據顯示,晶科能源的組件出貨量在印度市場排名第一。
據界面新聞梳理各家年報,去年隆基股份以38.52 GW的組件出貨量位居四家之首;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分列二、三位,出貨量分別為24.8 GW和24.53 GW;晶科能源位列第四,為22.23 GW。
去年,受原材料上浮等因素影響,組件端承壓明顯。隆基股份組件電池端毛利率為17.06%,依舊為四大組件商之首。天合光能毛利率最低,為12.43%。
PV-Tech統計的2013-2019年全球組件供應商排名顯示,2016-2019年,晶科能源均位居榜首。2020年,隆基股份奪取了全球組件老大這一桂冠。
從今年計劃的出貨量看,隆基股份依然以50-60 GW的目標位居首位,天合光能以43 GW的出貨量次之,晶澳科技與晶科能源目標持平,均為35-40GW。
從今年一季度業績看,晶澳科技凈利大漲378.27%,漲幅居四大組件制造商之首。
隆基股份憑借其一體化產能,營收及凈利均最高,但同比增幅僅為6.46%;晶科能源營收增幅最大,達86.42%,但同期凈利4.01億元,在四家企業中最少。
晶科能源成立于2006年,2010年在美紐交所上市。今年1月26日,晶科能源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正式回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