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鉆石產品結構性漲價,供給端技術突破,高景氣度或將持續保持。
供給端技術進步和官方背書共同推動行業需求爆發,中國占據全球接近一半的產能。
核心邏輯:
1、供給端技術突破,幾大廠商穩定量產
供給端技術進步和官方背書共同推動行業需求爆發。培育鉆石和天然鉆石均是純碳的結晶體,擁有完全一樣的物理、化學以及光學性質,透明度、折射率、色散等方面媲美天然鉆石,2018年7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為培育鉆石“正名”,對鉆石的定義進行了調整,刪去了“天然”的定義,將實驗室培育鉆石納入鉆石類。特別是在2018年之后,國內HPHT廠商逐步突破大克拉培育鉆技術,MPCVD(微波等離子)技術開始產業化應用,培育鉆石的成品質量不斷提升,目前前幾大廠商能批量穩定生產2-10克拉鉆石毛坯。
2、河南省發布新規劃,今年新增投資22億
2022年2月18日,河南省發改委印發《河南省2022年補短板“982”工程實施方案》,此次方案中,共有6個純培育鉆石生產項目,總投資額約69.20億元,今年計劃完成投資22.30億元。從披露的培育鉆石項目來看,主要項目投資額均在10億元以上。我們認為,此次方案中,共有13個工業金剛石生產項目,單個項目投資額普遍在10億元以下,全部項目達產后預計總投放工業金剛石產能超50億克拉/年。
3、產品結構性漲價,高景氣度將保持2-3年
中國是主要的供應地年產量在300萬克拉左右,占據全球接近一半的產能。東吳證券認為未來2-3年培育鉆石下游消費仍將保持高景氣度,終端來看天然鉆石的價格對培育鉆石價格有錨定作用,上游廠商“提價”本質上是工藝提升的基礎上,一次生產的一爐毛坯中高品級鉆石占比的提升,帶來的平均價格的提升,未來隨著工藝還有提升空間,隨著出廠產品品相的持續提升,培育鉆石生產商有望迎來持續的“結構性提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