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鉆石經過多年蟄伏,在多重利好推動下迎來爆發,2021 年最新數據顯示印度培育鉆石進出口金額均創新高,行業景氣度高企。HPHT 和CVD 兩條技術路線各有千秋,行業壁壘深厚,未來價格存在合理降價空間,利于市場進一步打開。培育鉆石的定位與天然鉆石不沖突,歐美市場接受程度高,中國市場處于萌芽期蘊藏巨大機會。
厚積薄發,培育鉆石迎來多重利好。
1)天然鉆石巨頭De Beers 的進入及對培育鉆石態度的轉變是積極信號。
2)制備工藝進步促進產品的重量、凈度、顏色全面提升,品質已能滿足消費需求。
3)GIA 推出培育鉆石的分級證書,認證體系逐步完善。
4)疫情加速培育鉆石的普及,印度出口數據顯示行業高景氣。
HPHT 和CVD 各有千秋,行業空間廣闊。目前HPHT 法較為成熟,已經能批量供應1-2 克拉的主流裸石消費市場,缺陷是金屬媒觸引起的純度問題,在大顆粒鉆石中尤為明顯;CVD 法生產的鉆石凈度高、重量大,缺陷是生長周期長和顏色不穩定,未來如果生長工藝和機器擴大兩方面技術有突破,存在降本空間。據業內專家觀點,首飾級天然鉆石儲量有限,隨著開采成本的提升,預計在未來10-20 年間的產量會逐步下降,培育鉆石有望彌補供給空缺,空間廣闊。
行業存在資金和技術壁壘,預計降價曲線變緩。資金和技術門檻會阻擋新進入者,未來小廠商會因為品質不合格或良品率低被逐漸淘汰,我們預計未來少數頭部企業會占據絕大多數高品質產能,在低品質區域可能會出現產能過剩的價格競爭。若以戴比爾斯給的800 美元/克拉為錨點計算,裸石價格還有25%~30%降價空間,而毛坯價格和裸石價格之間存在固定的加工銷售差價,降價曲線或趨同。
定位與天然鉆石不沖突,國內外珠寶商觀望中國市場。雖然培育鉆石和天然鉆石的化學成分、物理性質完全相同,但兩者的來源、成本、市場認知不同,認為未來共存性大于替代性。國內外珠寶商對中國市場持觀望態度,隨著消費者教育促進市場成熟,原石供應充足打開市場空間后,中國市場或將迎來爆發。
最大風險是惡意價格競爭。如果未來行業無序擴產造成惡意價格競爭的局面,不僅會損害廠商利益,更會破壞消費者心中培育鉆石的價值期望。因此亟需建立行業秩序,維持健康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