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月19日發審委會議結束,3月IPO的過會率仍為10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3月上會的10家IPO企業均過會。但從證監會發審委對相應公司提出的問題來看,一個新增變化比較明顯——多家企業被問及疫情影響情況。歷史經驗來看,高過會率會為企業積極申報IPO提供信號,那么后續是否會引發一波申報潮?
有投行人士表示,因為前期投行或審計出差不便,材料準備會比同期遲緩一點,估計3月報材料的不多。
3月已有10家企業過會
3月19日,甘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甘源食品)、杭州聚合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合順新材料)、重慶百亞衛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亞衛生)、盛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視科技)、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瑞新材料)、洛陽新強聯回轉支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強聯)6家公司IPO過會。
3月5日開啟IPO“云審核”后,已有10家IPO企業成功過會,過會成功率達到了100%。從發審委對上會公司提出的問題來看,常規問題依然集中在財務和內控,比如毛利率、關聯交易、應收賬款等。其中,聚合順新材料被問及是否存在關聯交易非關聯化的情況、毛利率增幅高出同行水平的原因等;盛視科技被問及2019年末應收賬款余額增幅高于當期營業收入增幅的原因,是否存在放寬信用政策拓展業務的情形。
業務合法性也是問詢重點,特別是有無重大違法。甘源食品被問及報告期內是否發生過重大產品質量問題、食品安全事故或糾紛,是否受到相關處罰或承擔賠償責任,是否屬于重大違法、違規行為;聚合順新材料被問到產品和原料是否致癌,是否有毒,生產經營是否取得了所有必備資質。
記者注意到,除開常規問題之外,發審委還提到一些特殊的問題,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廣東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被問及疫情對發行人搬遷計劃的影響;浙江錦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被問到疫情對生產經營的影響;聚合順新材料被要求說明疫情對發行人經營狀況及財務狀況的影響,是否對發行人的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發審委就最近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波動向IPO企業提問。近期原油大幅下跌,聚合順新材料被要求說明是否對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產生重大影響。
有投行人士表示,發審委針對疫情影響以及熱點事件的提問也提供了一個參考,后續保薦人和發行人可提前準備這類非常規問題。
企業申報積極性會提高?
無論是“云審核”還是之前的正常線下審核,今年IPO上會公司中僅一家被否,即1月19日上會的北京嘉曼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一資深保薦人對記者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IPO高過會率會向市場傳遞信號,企業申報IPO的積極性會提高。
記者發現,去年3月26日~6月5月,僅有一家申報IPO企業被否。特別是在4月15日~6月5日,IPO通過率更是高達100%。彼時,IPO高過會率引發了一波申報熱潮。而3月1日以來,申報IPO企業一共有14家。那么近期的高過會率是否會刺激企業積極申報?
“疫情之后發審委進行審議的會議次數也不多,100%過會率也不奇怪。”另一位頭部券商保薦人告訴記者,因3月100%過會率,企業是否會積極申報材料還有待觀察。不過據他了解,受疫情影響,現在企業業績不太明朗,投行或審計(人員)之前的出差也不方便,“估計報材料的企業并不多。”他補充道。
上海新古律師事務所王懷濤律師表達了類似看法,“是否通過(高)過會率鼓勵企業申報材料,這還看不出來。”不過,他也指出,新證券法推進注冊制后,未來應該會有很多企業申報IPO。
3月尚未結束,不排除企業趕在月末積極申報材料。去年3月29日,IPO申報迎來井噴,當日遞交及更新材料的企業就達到了10家。不過趕在3月31日前申報也有道理,畢竟在此之后,部分企業將補充最新一期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