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飛機發動機研究所哪家強?這個問題就涉及到國內航空工業的產業發展歷程和產業布局歷史了。在過去的五十多年里,國內航空發動機工業一直都是作為飛機總體研發和制造單位的配套廠所來建設的。通俗的說也就是一座飛機設計研究所+飛機制造廠,附近一定就要有一座發動機設計研究所+發動機制造廠來配套,這樣才能夠確保飛機的正常研制和制造。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航空發動機設計單位和制造單位也是經歷了多次變更和重組,基本上都融入到中航工業下面的中國航發了。不過整體產業布局還是集中在四個城市地區:
1、沈陽606所
這是國內最早的一所發動機研制單位——沈陽航空發動機研究所,從事戰斗機的渦噴、渦扇發動機的研制,昆侖、太行等發動機都是在這里進行研發的。
為其配套提供生產保障的就是410廠,也就是原來的沈陽航空發動機制造公司。
2、湖南株洲608所
608所成立的時間稍晚于606所,當時地址設立在株洲,主要是為了南昌洪都廠和景德鎮的直升機所來配套,提供輕型戰斗機、攻擊機、直升機的發動機保障。
在當地還有331廠,也就是南方航空動力機械廠為其配套提供發動機制造服務。
3、貴陽649所
649所也就是貴州航空發動機設計所和608所成立時間一致,地址位于貴陽,從這個地理位置上看就知道這是為貴州飛機設計所配套設立的發動機研制單位,為649配套的還有460廠,負責發動機生產工作。這個所的研發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小型渦噴和渦扇發動機的研制,比如梟龍和殲31的發動機。
4、成都624所
624所現在叫做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地方在成都,但是試驗基地在綿陽。產業規劃上就是為成都的611所和132廠配套,提供各型戰斗機所需的航空發動機研制。為624所配套的還有420廠,也就是成都航空發動機制造廠。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基本上飛機主機所得到某型飛機研制任務,同期的發動機研制任務隨即交付給配套的廠所負責研發。在之后的市場經濟時代,這些發動機單位彼此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所涉及的產品,尤其是小體量的產品存在一定的重復性。如今都并入到中國航發,這樣內部競爭就不存在了。
從研究能力來看,606所624所比較強,649和608緊隨其后。每個所都有雄厚的技術積累,四強競爭,難怪有網友直言是神仙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