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8日表示,為保障民生需求,發改委等部門從六個方面采取措施,增加天然氣供應。同時,在高峰時期,為了更好地確保民生用氣,將適度壓減工業用氣。
據介紹,今年以來,我國天然氣消費量保持快速增長,前11個月,全國天然氣消費量達到209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8.9%。因工業生產、燃氣發電、化工等領域用氣需求較快增長,加上“煤改氣”需求增量較大,天然氣消費量呈現兩位數增長,比上年增速快12個百分點,比前五年平均增速高8個多百分點。而入冬以來,受北方地區取暖需求增加,以及部分氣源不穩定等因素影響,資源保障壓力持續加大,部分地區天然氣供應緊張。
孟瑋表示,為緩解供需緊張狀況,發改委等部門從六個方面增加天然氣供應量。
一是挖掘潛力增加產量,加快天然氣產能建設及地面配套工程投產,盡最大努力挖掘氣田增產能力。組織上游氣田滿負荷生產,12月份已實現增產370萬立方米/日,在此基礎上,明年1月份全國再增產約330萬立方米/日。
二是進一步落實LNG現貨采購。今冬明春采暖季原計劃采購進口LNG 245億立方米,日均供氣1.62億立方米。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安排到港接卸時間,日均增加供氣2000萬立方米左右。
三是實現“南氣北調”,在天津、浙江、福建、廣東等地通過油氣企業之間資源互換,增加北方取暖地區天然氣供應。12月以來,已在不同企業間通過資源置換調劑近1400萬立方米/日,預計近日可進一步增至1900萬立方米/日左右。
四是充分挖掘能源品種替代潛力,啟動華能北京熱電廠燃煤應急備用機組,置換出天然氣200萬立方米/日。同時,組織地方和電力企業適量壓減燃氣發電機組用氣,較12月初壓減發電用氣800萬立方米/日。合計已落實置換天然氣使用1000萬立方米/日。
五是充分發揮儲備天然氣調節作用。保持各大儲氣庫持續滿負荷采氣,采氣量接近8000萬立方米/日,同比增長30%以上。
六是優先壓減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企業系統內部煉廠、油田熱采、LNG液化廠用氣,增加對社會的資源供應;適量壓減直供化工、甲醇、LNG液化廠、化肥等非居民用氣1500萬立方米/日,確保民生用氣不受影響。
據了解,在用氣高峰時段資源供給難以同時滿足民生和工業需求的情況下,根據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居民供暖宜電則電、宜煤則煤、宜氣則氣、宜油則油,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煤改電”“煤改氣”沒到位的允許使用煤炭取暖,全力保證煤炭資源供應,保證燃煤供熱機組正常運行。有條件的盡可能做好潔凈煤供應工作。目前不具備條件的要尊重當地群眾的取暖習慣,以確保溫暖過冬為第一原則,只要是民生用氣,都要無條件予以保障。
孟瑋表示,由于北方地區冬季采暖帶動消費激增,用氣量是夏季的3.5倍,部分省區市甚至更高,季節峰谷差很大。高峰時期,為了更好地確保民生用氣,將適度壓減工業用氣。針對近期情況,有關供氣企業已與直供大工業用戶、城市燃氣企業對接,根據保民生需要,啟動和實施應急預案。
同時,針對近期天然氣價格特別是華北地區液化天然氣(LNG)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發改委協調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增加供應,加強運行調度,穩定市場預期。并提醒告誡LNG生產經營企業和相關社會組織加強價格自律,規范價格行為,堅決查處惡意囤積、哄抬價格,以及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違法行為,維護行業價格秩序。(李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