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淄博四砂泰山砂布砂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先超協會這次召開了一個很及時的會議。目前上游產業都在漲價,制造企業各種壓力很大,難以消化,面對這個局勢,行業有必要統一下認識,探討應對措施。這讓...
協會這次召開了一個很及時的會議。目前上游產業都在漲價,制造企業各種壓力很大,難以消化,面對這個局勢,行業有必要統一下認識,探討應對措施。這讓我想起了2005年在白鴿賓館也召開了一個主題類似的會議,結果是共識很好,執行情況非常糟糕。我認為我們有些同行的思維理念有問題,總想著通過一定的手段我把你搞死、你把我搞死,而不是相互攜手,共存共贏。這很沒意思。事實最后證明,誰也不可能把誰搞死。這種想法、這種發展理念本身就就是錯誤的,非常不合適。這不是發展理念問題,這是行業責任的問題,這些都是不應該的,我希望大家認真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下面我想談一下有關我們行業的幾個問題。
作為一個搞企業的人,我們的思維和眼光,應該時時刻刻關注一個大問題、宏觀的問題,這個宏觀問題就是國際國內大的基本形勢。這些與我們相關或不直接相關的、它的下一步發展趨勢是什么?目前狀態是什么樣?掌握這個動態以后,如果判斷正確的話,可能會給行業和企業有一定的幫助。比如說現在的國際社會,目前從經濟上來說,我把它分成三大塊:歐洲是一塊,美洲是一塊,亞洲是一塊。從目前來看,歐洲在近兩年很可能面臨經濟動蕩波折的局面。為什么這么說呢?歐洲的整個趨勢在往右轉,各個國家獨立意識很強,歐盟面臨思想觀念意識解體的局面,再結合以前歐洲發生的一系列危機,如希臘經濟危機及其他經濟危機,這就有可能造成整個歐洲更大的經濟震蕩,使其經濟處于一個下行或波動的趨勢。這個趨勢,可能對我們整個行業的出口有一定影響,因為現在市場國際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我們不能不考慮這些因素。
以美國為首的美洲這一塊,美國今年換屆,新總統特朗普上臺后,執政方略會不會和他執政之前說的一樣,這個很難確定。他之前說的話可以做參考,但在思考這個問題的同時也應提前預防這個問題。特朗普上臺之前的一些思維,一些言語,明顯保守:美國以自身利益為主。這種保守路線,會產生這么幾種影響或可能:一是給全世界的經濟造成沖擊,因為美國的體能很大,這個沖擊是顯而易見的;二是就其自身來說,是向好還是向差,恐怕要兩說了。成功了向好發展;但是這個保守意識很可能帶來整個國際社會對它的逆反作用,如果出現逆反作用,反而對它不利,可能行不通,他有可能下去。這是個不確定因素。
作為亞洲,亞洲現在的主要動能在中國,中國影響了整個亞洲,特別是東南亞。東南亞經濟從06年初開始,受美元的影響沖擊比較大,東南亞,南亞有些國家的經濟也在下行,有些出口東南亞的產品在減少。亞洲首先要看中國,那么中國現在是什么情況呢?從官方的報道來說是“經濟向好”。特別是最近幾個月,密集地出經濟數據,表明趨勢向好。但我們要仔細分析經濟向好的數據分類,是哪些拉動了,拉動了哪些數字上漲。認真分析之后會看出,真正拉動經濟的不是制造業類實體經濟,而是其他方面,中國制造業2016年的增速應該是下滑的。曾經有一個季度,我分析了投資增長方面的數據,其中90%的增長是房地產、金融及其它方面,實體經濟的投資增長只有5%-6%,實際上實體經濟處于空殼化狀態。為什么說是空殼化呢?表現在中國有錢的個人或實體老板紛紛準備到國外投資去,不在國內投資了,想撤出資金走了,感覺在國內投資戰線長,最后是白忙活,甚至還可能變成血本無歸,已經投了的沒辦法了。國內的實體經濟現在也可能出現分化,一種是國家大力保的大型企業、控制性企業,控制市場,這些比較好,比如鐵路等,這個占國民實體經濟很大的份量;傳統的實體經濟、傳統工業則處在萎縮狀態,其中包括我們這個行業及涉及到的相關行業。對于這些,我們搞企業的人應該做到心中有底有數。
怎么應對這些問題?它牽扯到投資發展的問題;擴張的問題;走什么競爭路線的問題以及發展思路的問題,它會對我們的決策產生一定的影響。你是走盲目擴張的路線,大而全的路線,還是專而精的路線,對此各企業、每個經營者會有不同的判斷、不同的思路,結果也會大相徑庭。這是宏觀的方面。從微觀和我們行業來說,對于每一個企業個體來說,發展理念是什么,追求什么樣的發展方式?當然行業企業不太一樣,也有大同小異的。其發展方式和競爭理念,主要是質的問題、量的問題和價的問題。是追求質量為上,還是追求數量為上?是追求價格低廉,以價格低廉來競爭市場,以擴大量進入市場,還是以質高、價高、利高為發展模式,這個不一樣。即使同一個行業,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也不一樣,國有企業的成本相對高一點,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財務核算制度也不一樣,國有企業各種折舊都計算到成本里。有些民營企業不計算折舊的,比如投資一千萬、兩千萬,投資放在這兒了,算收益的時候不管它,只計算個變動成本就可以了,固定成本也不管。今年原材料、人力、物力投入一千萬,賣了一千二百萬,最后合算是掙了二百萬,不虧盈利了。但這個算法在國營企業是嚴重虧損。這是財務制度、財務核算方面的不同。
有人問我,2016年怎樣?實際情況是,產量沒有增加,基本持平,銷售額增加10%,利潤增加了20%。大量的投入,消耗原材料,消耗能源,把工人當成搬運工,追求一個好看,銷售額是多少多少了,但最后沒有利潤,那么這就失去了做企業的宗旨了,因為企業必須追求利潤。怎么追求利潤?我的理念是投入最少,利潤最大化。從目前行業的情況看,絕大部分企業的利潤不會超過10%。原材料一漲價,利潤就被沖掉了,企業可能還要虧損。
對于原材料漲價,我們年初有個預判,估計原材料肯定會漲價。所以當初好多用戶讓我們降價,說一些同行或同類產品都降了,但我們堅持不降,因為沒有任何降價的理由。那段時間原材料價格比較低,有些企業考慮自身的競爭力和爭取到市場份額,就降價,但沒有考慮后面的事情,實際上降價等于是自己給自己脖子上套了枷鎖。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降價容易,漲價難。對于降價,有的是不得不降價,產品同質化現象太嚴重,沒有自己的特色,沒有競爭優勢。如果有競爭優勢,你肯定不會降價,別人還必須要買你的。所以從這一點上看,我們每個企業,大可不必要去追求大而全,什么都干,別人有的都要去干。哪些是自己的優勢,是自己強項,就去好好地發揮,這樣在應對市場大環境波動時候,相對來說被動性會小一點,主動性會更強一些。
從這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勢看,低端產品基本都在走下坡路,競爭力逐漸降低,靠低端、低價競爭市場的做法,這條路可能越走越窄。因為它有量無效,基本上是白忙活,遇到大的市場波動可能還要虧損。這時候想干又沒法干,想放棄又舍不得,放棄以后沒事干了。從國際國內的總體情況看,大趨勢是往上走的。高端產品需要好的原材料,價格高一些,但能源消耗并不高,人員的工資成本并不提高,稅收也沒不提高,而產品價格會高一些,利潤率高一些,這樣對企業發展就好一些。
為什么這次原材料價格會漲,原材料供應會緊張?大家都說是因為環保風暴造成原材料漲價。為什么環保會影響原材料,我們得分析這個原因。年初公司內部開會的時候我們分析到了原材料肯定會漲價,因為去年開始抓環保了。涂附磨具和相關行業都存在這個問題,就拿河南來說,磨料廠沒有環保設施的有多少?進到加工廠里,環境比霧霾還霧霾,對面看不見人,進去走一趟,從頭到腳都是灰;我去看過有的行業制造廠,進去不到五分鐘就跑出來了,又流鼻子又流淚,真受不了,沒有環保措施。使用不同的原材料,低端的與好的價格一噸能差好幾千元。特別是低端材料,工藝差、環保跟不上,來個環保風暴廠子就關停了,你的原材料來源渠道就斷了。高端原材料本身也供應緊張,它要保原來的老客戶,新客戶忙不過來,不會給,即使給價格可能比老客戶還高,對你更不利,有可能徹底逼著你停產停擺。所以這個不能單純地怪罪原材料漲價,這是企業的整個理念出了問題。包括磨料也是這樣,問題還是出在我們自身。前一段時間有人跟我聊,砂紙兩三毛錢一張,砂布買四五毛錢一張,還有市場,那么我就想問,你有利潤嗎?買出去要不到錢,還得先鋪貨,不賒銷人家不要,賒出去的拿不回錢,最后資金轉不動了。這不是搞企業,這是帶著老婆孩子在玩命!
關于企業的環保和排放,這一課必須補上。從現在開始也不晚,這是一次性的投入,當然它的運行成本也不低,但一旦進入良性循環以后,它對企業的運行就沒有什么影響了,就像蘇州遠東一樣。蘇州遠東的保設施非常先進,全部是進口的德國設備,運行成本較高。我們也可以采用一些國產的環保設施,相對來說費用要低一些。現在要抓緊補,如果再不補,國家的監控手段會更狠,不再給整改的機會,所以工作必須做到前面。以后國家的環保力度會越來越大,這是全國性的。國外企業環保做得好,環境治理的很好,但是他們也經歷過中國一樣的過程。中國肯定要走這條路。所以早點補上這一課,應該比較好,
關于產品的價格問題,很難一刀切,因為每一個產品不一樣,各企業的成本也不一樣。問題是有的在確定產品價格時很難說能夠從大局出發來考慮這個問題,各算各的帳,或者想著去擠死誰,到最后誰也沒有擠死誰,但是對整個行業發展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我認為要根據各企業產品的競爭力,確定合適的、有競爭力的價位,前提是企業必須要有利潤,因為有利潤企業才有資本投入,進一步提高產品的性能,進行技術改造,儲備新產品新技術,做好自身的功課,謀求長遠發展。最為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企業的經理們,一定要多從中國涂附磨具行業發展的大局出發來考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