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9天的中科院專家團在佛山的調研對接,近日結束第二主題“新材料”的對接活動。4天時間,專家團在禪城、高明區接連舉辦了兩場新材料成果發布會,全市80多家相關企業到場集中“掃描”了大批高水準的科技成果。大家忙著搜索信息、捕捉項目、輪番捉對洽談,共享難得的科技創新盛宴。
對于主動“送上門”來的代表國家創新實力的中科院各研究所,佛山企業“毫不客氣”,大啖“美食”;而面對生命力旺盛、勇于探索、勇于實踐創新的佛山企業,專家們則是“見招拆招”,毫不含糊。
■掃描成果
領域跨度大研究成果豐富
兩場“新材料”發布會上,來自中科院材料研究領域排名前列的過程工程研究所、廣州化學所、力學研究所、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沈陽金屬研究所、寧波材料所等6個研究所,分別帶來了各自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最新研究成果、一批成熟或基本成熟的可轉化的技術項目。
在禪城、高明、三水已與多家企業開展合作的廣州化學所,根據佛山產業結構特點以及企業在相關領域的技術需求,目標明確地提出了可與佛山企業產學研合作的建筑陶瓷產品添加劑等五大重點領域;擁有多個國家和中科院重點實驗室的過程所,帶來了環境功能材料、功能粉體材料兩大領域的眾多成果和項目,并表達了研究所希望加強交流的愿景。
前兩年已在佛山空降落地的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展示了在人工晶體、高性能結構與功能陶瓷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多個成功的合作案例;寧波所帶來了對產業發展有影響的成果項目,涉及高分子、磁性材料等領域;沈陽金屬所帶來的眾多成果中,對美的集團之前向專家團提出技術需求的抗菌不銹鋼,有了詳盡的介紹……
兩個多小時接待了16家企業
近4天的“新材料”主題調研對接,在禪城、高明的兩場發布會以及隨后的企業走訪,企業都專注認真地追捧,讓主動上門讓企業掃描同時也積極掃描企業需求的中科院專家們頗為興奮。
中科院院地合作局中南處副處長劉新說,之所以選擇新材料作為進入佛山的首批產業領域,是經過了前期的反復調研的。“佛山陶瓷、金屬加工有非常雄厚的產業基礎,我們預計在這兩個行業和其它相關產業會有比較強的需求,所以有針對性地請了這幾個研究所來。考慮到這些產業中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屬于高分子輔助技術,所以還請了做高分子、做粉體研究的來。”
充分的籌劃準備獲得了佛山企業熱烈的回應,16日下午在佛山皇冠假日酒店舉行的所、企對接會似趕集般熱鬧。人頭涌涌的廣州化學所“攤位”下午兩個多小時里接待了16家企業,而不少企業也利用難得的機會,輪番找多個所交流請教。
中科院廣州分院副院長黃寧生說,對接踴躍說明,“佛山企業對科技需求比較旺盛;金融危機對科技創新的‘倒逼機制’發揮了作用;中科院來的研究所代表國家水平的技術供給,對企業有吸引力。”
■掃描成效
企業迅速成長
中科院研究所功不可沒
在金融危機嚴重影響的形勢下,中科院與佛山市的合作從高層開始從上至下部署,而所、企合作在此之前已經深入、切實地實踐著了。
從事新型稀土功能助劑開發與生產的高明煒林納公司,與中科院廣化所、化學所等合作的項目,先后列入國家“十五”、“十一五”863計劃,入選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并建成863成果轉化基地。17日下午與中科院專家團座談,企業負責人說,煒林納短短7年間,迅速成長為行業龍頭企業,中科院研究所功不可沒。
“自2005年中科院廣州分院與佛山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以來,中科院與佛山的院市合作逐步向有組織的、主動的、戰略性的方向發展。”掛職佛山市科技局副局長的中科院廣州技術轉移中心駐佛山辦事處主任王長華告訴記者,目前遍及佛山各區的合作項目,廣泛涉及節能減排、新能源、清潔生產、陶瓷產業提升等領域,合作形式也靈活多樣,包括技術研發、平臺建設等。
服務佛山產業
將傾全院之力集百所成果
17日上午,專家團在高明海天公司實地考察了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與海天合作完成的一項攻關項目。先后得到中國科學院重大項目、國家“十一五”863計劃項目、廣東省經貿委關鍵共性技術項目專項資金持續支持的這一項目,成功利用膜技術提升傳統調味品生產水平,保障食品安全性,并且實現了節能減排。2007年,成果產業化當年,即實現了新增銷售收入5710萬元,利潤1200多萬元,稅收超過500萬元,年節電40.4萬度。
連日奔波于佛山的區、鎮、企業之間,中科院專家團反復地表達著一個信息:中科院將傾全院之力,集百所成果,為佛山產業發展服務。并將選擇產業體系較為完善,技術需求量大的區域,在院市共建的“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大平臺上,建立多個面向產業的公共技術創新服務平臺。
在先期進入佛山,與佛山企業開展產研合作的中科院研究院所中,還有華南植物園、廣州能源研究所、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廣州技術轉移中心、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一串長長的名單,合作成果在眾多行業都已開花結果。
■花絮
下單:
企業看好就出手
接單:
專家連夜飛佛山
16日專家團在禪城舉辦“新材料”成果發布會,并與企業進行技術交流對接。當天下午的對接中,一家企業代表找到中科院上海硅酸鹽所提出了“煙氣除塵”的技術需求。
一番交談后,硅酸鹽所合作處處長夏天然當即將信息反饋到硅酸鹽所總部,聯絡相關領域的專家。先后留學德、日的博士生導師曾宇平研究員下午接到企業的這一需求信息后,當天連夜乘深夜航班從上海飛來廣州,17日凌晨3時,趕到佛山。17日上午,上硅所專家與企業會談,并達成合作開發相關產品意向。
近日,上硅所在禪城區科技局掛職的于偉東副局長告訴記者,這一項目的合作協議已經擬好了,已定在21日簽約。“簽約以后我們將申請科研立項,爭取政府科研項目專項經費支持。”
企業積極“下單”,研究所爽快“接單”,政府部門信心也更足。市科技局局長胡學駿就說,希望通過切切實實的項目對接,把中科院上百艘“戰艦”、“巡洋艦”集結成為提升佛山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發展水平的“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