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京時間9月10日凌晨消息,代表超過100家歐洲汽車零部件制造商以及相關企業利益的在中國歐盟商會(TheEuropeanUnionChamberofCommerceinChina)...
北京時間9月10日凌晨消息,代表超過100家歐洲汽車零部件制造商以及相關企業利益的在中國歐盟商會(The 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周二(9日)表示,商會支持中國當局打擊市場壟斷,要求汽車制造商放松對中國汽車零部件銷售控制力度的措施,并稱中國政府應該利用反壟斷法來幫助消費者壓低相關產品的價格。在中國歐盟商會說,汽車制造商控制了中國的零部件市場和其他后市場服務領域,導致經銷商和消費者需要支付相比其他地方更高的價格。商會在這份立場文件中指出,“零部件供應完全被汽車制造商所控制,僅僅被分配到它們的授權經銷商處,導致過高的維修部件定價,還通過強制車輛和零部件的庫存水平,使得經銷商承受額外負擔。”
文件指出,零部件制造商通常因為擔心遭到汽車制造商的報復而不敢公開表達不滿。
中國反壟斷監管機構在近期對外國高檔汽車制造商在中國控制零部件銷售的情況進行了審查。合并控制中國豪華車市場約70%份額的奧迪,寶馬以及戴姆勒集團的梅賽德斯奔馳,被要求降低零部件價格。這些公司都說,正在配合調查人員的行動。
奧迪了梅賽德斯奔馳沒有立即回應報道;寶馬公司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在中國歐盟商會的這份報告也沒有提及這些表達不滿的零部件供應商的具體名稱。包括GKN公司在內的多家歐洲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沒有立即回應報道;英國德爾福汽車和法國的佛吉亞拒絕對報道發表回應。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2013年的時候也曾在一份立場文件中提出了類似的不滿,但是最新的報告中所使用的語言明顯更加強硬,凸顯了外國汽車制造商可能在中國這個越來越重要的市場所遭遇的壓力。
有分析師指出,隨著當前的反壟斷調查,中國可能全面整頓汽車制造商分銷和出售汽車以及汽車零部件的方式。
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上海辦事處的主管安德烈亞斯-格萊夫(Andreas Graef)說,“現在是所有人積極周旋,希望成型中的監管規則能對自己更有利的時機。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希望向當局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它們其實也希望能夠獲得中國汽車后市場的公平準入。”
行業組織的這份報告也讓外界對在過去一段時間中國反壟斷法越來越強硬的執法立場有了新的了解。
有1800多家會員企業的在中國歐盟商會也在這份報告中對中國的反壟斷法提出了一些意見,稱法規缺乏明確的標準和實施方法。
新華社報道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周二時候說,反壟斷調查并不是以特定企業或者是行業作為目標的。他在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天津年會的前夜對商業領袖們表示,只有十分之一的被調查企業是外國的。
此外,中國政府在周二因為串謀價格壟斷對三家中國水泥公司處以合計1.14億人民幣(1860萬美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