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18”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平臺上,福建鑫晶精密剛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柳祝平發布了1條令人震憾的消息稱,該公司80公斤級藍寶石晶體在中國首次研制成功,公司規模化量產后,打破了發達國家壟斷及封鎖,填補了國內空白。
福建鑫晶公司落戶閩西連城
福建鑫晶精密剛玉科技有限公司于2009年5月成立,并落戶于省級工業園區——閩西連城工業園區。
連城縣是福建省信息化局首批授予的八大光電產業園之一,近年來,連城縣緊緊抓住中央支持海峽西經濟區建設、支持老區發展以及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機遇,立足連城產業發展基礎,積極推進以連城工業園區和朋口廟前工業集中區為主的“一園兩區”產業集聚平臺,制定《連城縣光電、新材料產業優惠政策》,舉全縣之力培育壯大光電、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連城工業園區規劃面積8.4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首期4.32平方公里開發建設,累計已落戶企業51家,其中福建鑫晶剛玉、泰德視訊、福昕電子、創先光電等10余家光電企業已經落戶。下一步,連城縣將發揮福建鑫晶剛玉公司龍頭帶動作用,舉全縣之力培育發展光電產業,積極扶持建設鑫晶光電信息產業園,加快推進2000畝海峽光電產業園規劃建設。海峽光電產業園由生產區、生活區和商務區三個板塊構成,其中生產區占地1200畝,建筑面積106萬平方米;生活區占地200畝,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可供2.5萬名員工入住。
柳祝平董事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連城縣已啟動實施首期500畝用地,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引商,積極引進實施一批MOCVD、外延片、芯片、封裝、應用等上下游項目形成藍寶石原材料、芯片、導光板和大功率LED等產業鏈配套完善的光電產業集群。
國內最大的人造藍寶石生產加工基地
福建鑫晶精密剛玉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擁有自主產權的晶體生產設備和頂部籽溫度梯度技術——TSTGT技術,突破了大尺寸藍寶石晶體生長的技術瓶頸,在前期9公斤、18公斤和35公斤級晶體的基礎上,于2012年3月成功研制出80公斤級晶體并量產,晶體外觀無損、無色、無氣泡、無散射,內部品質優良。
柳祝平告訴記者,該公司80公斤級藍寶石晶體的研制成功,標志著鑫晶公司在降低產品成本、控制產品質量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他說,80公斤級藍寶石晶體可加工8英寸半底;襯底產出率達50片/公斤,而國內外同類產品一般為40片/公斤;單晶性能達到10.8秒,國內外同類產品一般為30秒以下;晶體位錯密度達600cm以下,國內外同類產品一般為1500cm;該公司制造成本每毫米5美元左右,而國內外同類產品一般為每毫米7美元以上。他指出,該公司80公斤級藍寶石晶體生長技術已居世界領先水平,晶體在多個關鍵指標上達到或超越世界最大的兩個藍寶石襯底供應商——美國的rubicon Technology公司和俄羅斯的Monocrystal公司。
據悉,福建鑫晶精密剛玉科技有限公司人造藍寶石項目總占地面積達400畝,規劃建筑面積為20萬平方米,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工藝、設備),擬投建晶體生產爐528臺套,生產35公斤級、80公斤級大尺寸人造藍寶石晶體并進行加工,至今年底形成1000顆人造藍寶石導彈整流罩和2000萬片2—8英寸藍寶石襯底片的生產能力。
柳祝平表示,項目共分4期建設,預計2014年6月底完工投產,年產值將達到20億元。屆時,公司藍寶石襯底片的年產量將占到全球藍寶石襯底材料供應量的30%以上。目前,公司一、二期已建成投產,共投入35公斤級藍寶石爐70臺,80公斤級藍寶石爐15臺,加工設備40臺(套),年產35公斤級藍寶石晶體1680顆、80公斤級藍寶石晶體270顆、加工晶棒年產達到360萬mm,已成為國內最大的人造藍寶石生產加工基地。
打破發達國家壟斷及封鎖
“人造藍寶石晶體的組成成份分為氧化鋁,又稱為剛玉,具有高聲速耐高溫、抗腐蝕、高硬度、高透光性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光電元件基礎材料,生長工藝要有泡生法、提拉法、導模法3種。”柳祝平介紹說,藍寶石晶體是一種具有集優良光學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的獨特結合體。
他告訴記者,藍寶石由于其光學和物理特性而被運用于各種要求苛刻的領域,是現代工業尤其是微電子、光電子產業極為重要的基礎材料,廣泛應用于半導體、化工、航空、航天、國防等多行業的高科技領域,在LED產業鏈中屬最上游產品。目前,制作藍、白光LED時所使用的基板材料以藍寶石襯底為主,我國LED外延、芯片企業所使用的藍寶石襯底90%依靠進口。
與此同時,藍寶石晶體具有優異的熱學、力學等綜合性能,在軍事和民用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藍寶石單晶被用作藍綠光半導體(LED)和大規模訂成電路(SOS)最重要的襯底材料,藍寶石在紫外、可見和紅外區域均具有良好的透過率,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紅外窗口材料,廣泛應用于紅外分析、夜視、偵察、制導等領域。
此外,藍寶石還是最硬的材料之一,其莫氏硬度達到9級,僅次于金剛石;藍寶石強度高、熱導率好、耐高溫、耐磨蝕、抗輻照,因此,藍寶石被廣泛用于軍用裝置、導彈、潛艇、超音速飛機、衛星人間技術、高能探測、高功率激光的窗口材料。目前,國際上僅在美國和俄羅斯有三家公司能產業化生產并提供大尺寸高品質的藍寶石單晶。為此,福建鑫晶公司規模化量產后,打破了發達國家壟斷及封鎖,填補了國內空白。
兩岸合作力爭建成全球最大的藍寶石加工基地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福建鑫晶精密剛玉科技有限公司造藍寶石晶體項目已列入《福建省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方案》重點項目、2009年度龍巖市科技項目、2010年度福建省科技重大基礎上2012年度福建省重點項目。項目總體分4期建設,總投資7.6億元,建成后將擁有 528臺藍寶石晶體生長設備及配套設備,并形成年產1000顆軍用人造藍寶石整流罩和1970萬片直徑2—6英寸人造藍寶石襯底的生產能力。
談起公司的發展前景,柳祝平甚感自豪。他告訴記者,目前,公司一、二期工程基本建設已經完成,建筑面積4.4萬平方米,已投入35公斤級藍寶石晶體生長設備70臺、藍寶石加工設備22臺(套)。2012年8月份將新投入50臺80公斤級藍寶石生長設備,陸續投入藍寶石加工設備20臺(套)。二期工程建成后,達到全國最大、全球第三的生產規模。三期工程從2012年6月開始興建,2013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期間將新增120 臺藍寶石生長設備并全部投入生產,同時計劃投入掏棒和切片新加工線,加工車間面積4000平方米。三期工程建成后達到全球第二的生產規模。
四期工程計劃于2013年1月開始建設,2014年6月份竣工投產。人造藍寶石晶體項目總體建成后,將擁有528臺藍寶石晶體生長設備及配套設備,形成年產1000顆軍用人造藍寶石整流罩和970萬片直徑2—6英寸人造藍寶石襯底的生產能力,藍寶石單晶材料的年產量將占全球藍寶石單晶材料供應量的30%以上,位居世界前列。
他說,項目建設期間,隨著80公斤級藍寶石的量產,公司將持續進行150公斤——200公斤的藍寶石設備及晶體的研發,讓創新始終成為公司提升的源動力。他表示,福建鑫晶公司現在已經和臺灣一家具有較強實力的光電企業及與大陸相關的光電企業洽商談相關下游產品的合作有關事宜。引進下游的產品項目后整個產業鏈中間環節在連城實現集聚,有效整合上游和下游行業。福建連城工業園區以福建鑫晶為產業龍頭規劃建設占地2000多畝的海峽光電產業園,主要生產2—6英寸LED半底片、MOCVD、PSS圖形、LED顆粒、LED節能燈等產品,項目全面投產后,年產值將達到200億元。
兩岸攜手合作給柳祝平董事長對公司發展表顯出極大的信心。他說,兩岸光電企業合作互補性很強,將給兩岸光電產業帶來雙贏。為此,公司注重與臺灣同行的合作,預計用5——10年時間,在進一步完善硬件的基礎上,提升公司的經營管理能力,力爭建設成為全球最大的藍寶石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