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性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已呈發散和深化趨勢,2009年長三角地區經濟增長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將更趨復雜嚴峻,預計2009年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增速將在2008年的基礎上繼續回落。
北京社科院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日前在京聯合召開區域經濟研討會,會議發布了2009年區域藍皮書《2008~2009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報告》。在分析當前制約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三大要素的基礎上,藍皮書指出,長三角地區需要扎扎實實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關鍵在于,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要從投資、出口拉動型轉變為投資、出口、內需和創新協調推動型,從低層次產業分工地位提升為把握產業鏈的中高端環節。
外貿驅動力急劇減弱
《2008~2009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報告》主編景體華告訴記者,投資、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明顯減弱,這在長三角地區反應尤為明顯。這也是目前制約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因素。
2008年前三季度,長三角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同比增長17.5%,增幅低于全國9.5個百分點。藍皮書指出,在長期以來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模式下,長三角地區的這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趨勢將影響未來幾年的增長后勁。
在出口方面,2008年前三季度,該地區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3.5%,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紤]到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率先開放、大進大出的地區,與全國平均水平接近意味著在這方面的巨大下滑。
此外,嚴重制約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的另兩個要素分別是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不斷加劇和要素供給從緊。
由于從去年初開始國內宏觀環境不斷嚴峻,2008年長三角地區企業經營狀況持續惡化,企業利潤增速下降,企業虧損面增加,虧損企業和虧損額同比大幅增長。加之受金融危機影響,至2008年9月,浙江省處于停產狀態的企業已達1362家,比6月又增加了402家,占浙江規模以上企業總數的 2.6%。而在停產破產企業中,不少是在當地經濟中具有影響的行業龍頭企業。
要素供給從緊方面主要體現在,隨著新一輪經濟高速增長,去年年初以來,原有支撐長三角地區經濟增長的土地、勞動力、能源等資源要素供應普遍偏緊。而且,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在長三角地區普遍存在,在浙江省尤為突出,從而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國內經濟的支撐能力明顯削弱。
增強重點企業經濟發展帶動力
基于上述背景,藍皮書預測,2009年長三角GDP增速將大幅度回調至10.2%,上海、江蘇和浙江的GDP將分別增長9.2%、 11.8%、8.5%,與2008年的增速相比,將分別回落0.5、0.7和1.6個百分點。而且,由于外部環境的持續惡化,預計今年長三角地區的外貿出口增速將由去年的22.1%滑落至15.5%。
藍皮書指出,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應穩中求進,保持增長的措施要遠近結合。從短期效應來說,主要在于加大投入,刺激內需,振興出口。
在穩定外貿出口方面,應進一步優化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積極實行出口產品的地區多元化,通過擴大對中東、俄羅斯、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的出口增長,緩解對發達國家出口放緩的不利影響。加強對出口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
在解決企業困難方面,以市場為導向,以高新技術為支撐,打破地域限制,通過自主聯合、并購、參股等手段,做大做強長三角地區一批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加大對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增強重點企業的經濟發展帶動力。加強對困難行業和企業發展的引導,相關部門應在拓寬融資渠道、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建設服務體系、提高企業競爭力方面出臺措施,保持中小企業增長活力。
從中長期角度分析,藍皮書認為,長三角地區需要扎扎實實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關鍵在于,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要從投資、出口拉動型轉變為投資、出口、內需和創新協調推動型,從低層次產業分工地位提升為把握產業鏈的中高端環節。從長期來看,長三角地區還需要積極應對經濟發展階段轉換的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