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航運市場也進入一個新的調整階段,我國的船舶產業鏈逐步開始了一場新的變革,過去幾年中,我國國內規模以上的造船企業持續虧損,行業虧損面達到了21%,本文從我國船舶市場的現狀分析入手,闡述了當前我國船舶產業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一、我國船舶市場現狀
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船舶產業的產品具有其獨特的屬性,船舶產品作為一種國際性的特殊商品,它的建造需要消耗大量的財力和時間,而生產模式往往為單件生產,因此船舶行業相比于其他重工業來說,具有明顯的行業滯后性。由于近年來船舶產業的持續低迷,我國船舶市場也逐漸開始走下坡路,雖然2009年出現了一些增長,但據專家研究,我國的船舶市場在未來1、2年之內不會有太大發展。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沒有過去,船舶行業的生產經營狀況依舊不容樂觀,部分新興的造船廠甚至一年都無法接到一筆造船訂單,面臨著無船可造的窘迫局面,也讓本就低迷的船舶市場雪上加霜。
二、我國船舶市場面臨的挑戰
船舶行業成本上升。近年來,船舶行業的成本持續上升,造船企業壓力不斷增加。特別是今年以來各種原材料價格增幅巨大,加之當前勞動力成本加大,種種因素的累積讓造船企業的利潤總額持續下降,國內船舶市場發展陷入冰凍時期。
手持訂單持續下降。由于國際船舶市場不穩定因素的影響,造船結構需求發生變化,我國很多造船企業無法接到新的造船訂單,造船合同成交難度加大,因此近年來手持訂單量持續下滑,很多造船企業由于沒有接到新的訂單而面臨著巨額虧損,甚至有個別企業已經出現了無船可造、船臺空置的困難局面,各個造船企業的虧損額持續增加造成整個船舶行業的虧損進一步加劇,導致我國的船舶市場更加不景氣。
船舶修理市場低迷。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近幾年來我國的船舶修理市場一直處于低谷,表面上看雖然常規船的修理量有一定增加,但修理價格的下降和單船修理業務量的減少導致了修船市場效益大幅下降,企業的利潤也越來越薄。而改裝船市場則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各個企業間的價格競爭越來越激烈,甚至有惡性競爭的現象發生,船舶市場更加低迷。
三、當前船舶市場面臨挑戰的對策研究
調整船舶市場發展結構。調整船舶市場發展結構,說到底就是要轉變船舶行業發展結構,要把促進結構調整作為船舶市場發展的中心任務來抓。在近年來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常常提到“要更加注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和結構的調整”。最近幾年來,我國船舶產業過度擴張,盲目發展,導致了種種問題和矛盾,如產業不集中、結構性能力剩余、造船訂單中船型畸形發展等。因此在當前我國船舶市場的形勢下,轉變發展結構刻不容緩,各級部門和造船企業都要把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加快市場結構調整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促進我國船舶市場發展。
加強管理提高訂單質量。各個造船企業要加強生產管理,提高產品的質量,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做讓客戶滿意的訂單,如此才能牢牢的抓住客戶,抓住市場,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船舶市場環境下占據自己的一席之地。造船企業不僅要對產品的質量嚴格把關,盡量避免由于質量原因出現的交單困難,還要加強對成本的分析,對影響行業成本的各種因素進行仔細分析,努力做好防范財務風險的工作,加快產品的升級,搶占市場先機,努力開拓自己的市場。
培養優秀人才拓展市場。人才是船舶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優秀的行業人才是船舶市場復蘇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要進行人才的培養,把人才戰略貫徹落實,發展與船舶、海洋工程相關的學科,大力培養優秀人才。不僅要加強與國際國內著名大學的合作和交流,爭取聯合辦學,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學術標準,與國際上相關的一流學者進行溝通,促進國內學校的辦學和教育標準得到國際學術界的認同,促進學校水平達到國際標準。另外還要不斷引進具有豐富經驗的一流教師,培養專業性能力強的優秀人才,為船舶市場的發展打下堅實的保障。
四、結語
船舶工業在我國重工業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一席,預計2015年我國將會實現世界第一造船大國的宏偉目標,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造船工業必須要有跨越的發展,而過去幾年來,由于船舶行業的成本持續上升,加之原材料、勞動力成本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的船舶市場呈現持續低迷狀態,造成造船企業訂單下降,行業虧損加劇。
如何讓我國船舶市場走出低谷,提升造船行業的硬實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嚴峻的問題,在當前我國經濟、科技發展的大形勢下,只有不斷調整市場發展結構,促使造船企業提高生產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不斷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才能夠讓造船行業更好的發展,讓我國船舶市場不斷拓展,在國際船舶行業中占據穩固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