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從工業和生活兩個領域擴大為工業、生活、交通、農村四個領域,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區域將開展臭氧、細顆粒物(PM2.5)等污染物監測……日前發布的《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環保規劃》)顯示出,我國將在更大的廣度和深度進行節能減排。而對于鋼鐵行業來說,《環保規劃》也指出了相應的方向。“十二五”期間,鋼鐵工業環保的主要工作將集中在淘汰落后、燒結脫硫脫硝、燒結高效除塵和二英污染防治等四大領域。
加大鋼鐵……等行業落后產能淘汰力度
正是由于落后產能的能源資源使用效率低、污染排放大,“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成為了《環保規劃》中具體措施的第一條。“十一五”的5年間,我國鋼鐵行業已累計淘汰落后煉鐵能力11700萬噸、煉鋼能力6900萬噸,而在“十二五”期間,鋼鐵行業計劃將淘汰落后煉鐵產能7500萬噸、落后煉鋼產能4800萬噸。
具體來看,此前發布的《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出,要淘汰90平方米以下燒結機、8平方米以下球團豎爐、400立方米及以下煉鐵高爐、200立方米及以下專業鑄鐵管廠高爐、30噸及以下煉鋼轉爐、600毫米及以下熱軋窄帶鋼軋機……
為了促使淘汰落后與新建、改擴建項目相銜接,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近日召開的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作為新建、改擴建項目審批的前置條件,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
對此,環保部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的一位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在各個行業,未批先建、邊批邊建、環評批復措施不落實等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為改變這種情況,總量作為環評前置條件,就是要先落實后批復,先核量再上項目,盡可能地控制住新增量。
據介紹,電力和鋼鐵行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工業排放量的60%以上,造紙和印染的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占工業排放量的40%左右。因此,對電力、鋼鐵、造紙、印染這4個行業實行了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據了解,為了提高總量控制的可操作性,此前在電力行業實施的新改擴建項目排放量跨區域調劑的措施,“十二五”期間將擴展到以上4個行業,可以由超環境容量地區向環境容量富余地區進行調配。
同時,《環保規劃》還指出,要提高造紙、印染、化工、冶金、建材、有色金屬、制革等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鼓勵各地制定更加嚴格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對于一些行業,還可以探索建立單位產品污染物產生強度評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