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但直至清代,尋找、開發利用它們的方式始終變化不大,以小規模手工業的方式進行。其礦產種類也只限于金、銀、銅、鐵、錫、鉛、鋅、鎳、汞以及少量的非金屬礦產如煤、硫、硝、堿、鹽等。
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興起,近代礦業的迅速發展,自19世紀中葉起,中國開始引進科學的普查找礦方法與地質科學理論,有目的地開展礦產資源的地質調查和開采,這一工作至今已有百余年的歷史。其中,又可分為兩個階段。以1949年為分界線,兩個階段對于礦產資源的發現與利用,在數量上和規模上都有很大的差異。
第一階段,清末到民國時期。主要是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初步進行地質礦產的調查。由于地質人員不多,國家戰亂頻繁,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等原因,直至30年代和40年代,才有所發現。比較著名的礦產有白云鄂博鐵礦、淮南煤礦、攀枝花鐵礦、貴州鋁礦、云南磷礦、廣西鈾礦等。對于此前已經發現或開采的礦區,如大冶鐵礦、長江中下游銅鐵礦、山西煤礦、個舊錫礦、贛南鎢礦、東川銅礦、湘黔汞礦和湖南某些金屬礦產,也進行過勘查評價工作。玉門油礦為在抗戰期間發現的中國自己最早開發的油田。與此同時,對新疆、陜西、四川的油田氣田也進行過一些初步調查工作。而陜北油田的生產,在陜甘邊區政府的主持下,1943年儲量已提高到1921—1935年生產
量的總和。第二階段,1949—1985年。在這階段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據有關資料,這一時期所發現的各類礦產150多種,礦區1.5萬多處,探明儲量的礦種達137種,其中包括能源礦產,黑色金屬礦產,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礦產,稀有元素、稀土元素和分散元素礦產,特種非金屬礦產,建材及其他非金屬礦產等。大多數礦產探明的儲量可以滿足工農業、國防工業和尖端工業的需要,有的還可以出口。
在能源礦產方面,發現于50年代的煤田有河南平頂山,四川中梁山,寧夏桌子山,內蒙古石拐子,淮北閘河,豫東永城,山東兗州、滕縣、濟寧、肥城,吉林舒蘭,遼寧鐵法、沈北、南票等;發現于60年代的煤田有四川渡口,貴州六枝、盤縣、水城,寧夏石炭井,河南禹縣,甘肅華亭等;山東黃縣、四川筠連、云南富源老廠等大型煤田發現于70年代;內蒙古東勝、霍林河、白彥花、元寶山、伊敏河、錫林郭勒、烏尼特、紅花爾吉,云南昭通,新疆準噶爾、吐魯番—哈密,陜西府谷,山西河東等大型煤田發現于80年代。
在石油和天然氣方面,自1959年發現大慶油田之后,又相繼發現了華北、大港、勝利、中原、遼河、江漢、南陽、川中、長慶、蘇北、塔里木北、塔里木、準噶爾以及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的油氣田等。這些油氣田的發現與開發,為中國的工業、交通等方面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基礎。
在原子能能源方面,從50年代末到60年代,自從探明了廣東南雄201礦,仁化211礦,四川若爾蓋510礦等大型鈾礦床之后,到80年代全國共探明了183個鈾礦床,提交了12個礦床。中國大陸已有22個省區探明有鈾礦儲量。
在黑色金屬礦產方面,已探明的鐵礦有鞍山、本溪、冀東、攀西、白云鄂博、大冶、寧蕪、鏡鐵山、五臺、石碌等鐵礦區。其中鏡鐵山、五臺鐵礦是50年代發現的。錳礦有遼寧瓦房子、貴州遵義、廣西下雷等礦區。鉻鐵礦有藏南的羅布莎、藏北的東巧兩大鉻鐵礦床。
在有色金屬礦產方面,銅、鋁、鉛、鋅、鎢、錫、鉬、鎳、銻、汞等礦產,已探明的大型礦區有江西德興斑巖銅礦,城門山、武山銅礦,鉛山永平銅礦,山西中條山銅礦,安徽銅陵銅礦,云南東川—易門銅礦,西藏玉龍銅礦,青海德爾尼銅鈷礦,黑龍江多寶山銅礦,湖北大冶—陽新銅礦等。鋁礦有山西孝義西河底大型鋁土礦,河南鞏縣、貴州修文及清鎮、廣西桂西鋁土礦等。鉛鋅礦有湘南—粵北鉛鋅礦(包括凡口、水口山—康家灣、黃沙坪等大型鉛鋅礦),甘南西和—成縣鉛鋅礦,滇西蘭坪金頂鉛鋅礦,青海錫鐵山鉛鋅礦,江蘇棲霞山鉛鋅礦,內蒙古狼山地區昭烏達盟鉛鋅礦(包括狼山地區和張家口蔡家營鉛鋅礦),四川會理鉛鋅礦等。鎢礦有贛南西華山、湖南柿竹園、福建洛坑、粵北連平鋸板坑等鎢礦和鎢錫礦。錫礦有云南個舊、廣西大廠、廣東銀巖、滇西錫礦等。鉬礦有遼寧楊家杖子、吉林永吉、陜西金堆城、河南欒川鉬礦等。銻礦有湖南錫礦山、沅陵湘西、甘肅崖灣、貴州情隆礦等。汞礦有貴州萬山、務山、丹寨、銅仁、黃平,陜西旬陽汞礦等。鎳礦有甘肅永昌金川銅鎳礦,新疆富蘊、哈密鎳礦等。
以上這些金屬礦產有些是古代或近代已發現,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才開始進行地質工作,探明儲量的。
在稀有、稀土金屬礦產方面,稀有、稀土金屬礦產是古代從未進行開采利用的,而為現代工業所不可少的新礦產。已經探明的有白云鄂博、新疆阿勒泰、川西北、福建南平等處稀有或稀土礦床。
在貴金屬礦產方面,有膠東招遠靈山溝、九曲、萊州、焦家新城、三山島金礦,豫陜小秦嶺及熊耳山金礦,黑龍江金礦,河南金廠峪、小營盤金礦,吉林夾皮溝金礦,廣東河臺金礦等;還有浙江銀坑山金銀礦、云南金廠鎳金礦、金寶山鉑礦、河南硬山銀礦等。
在非金屬礦產方面,有磷礦、黃鐵礦、食鹽、石膏、芒硝、砷礦、明礬石、石棉、云母、滑石、菱鎂礦、石墨、玉石、高嶺石等礦床。其中有名的礦產地,磷有云南昆陽、湖南襄陽、貴州開陽,以及湖南襄陽、四川綿陽磷礦;硫有甘肅白銀廠、廣東大降坪、安徽廬江及向山、內蒙古東升廟、廣東英德等處硫鐵礦等。
其他非金屬礦產如鹽、硼、鉀(鋰、鎂)等礦,特種非金屬礦產如金剛石、水晶、藍石棉、石棉云母、寶玉石以及建筑、水泥等所需的非金屬礦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
1949年以后所發現探明的礦產,都具有資料齊全,儲量詳盡等特點,便于開發利用單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