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地震導致日本多家鋼廠暫時停產,直接影響日本高端鋼材的出口,進而給中國高端鋼材替代進口提供了機遇。
硅鋼是鋼材當中的高精尖產品,受今年整體行情和日本地震影響,武鋼股份(600005.SH)昨天宣布旗下取向硅鋼130及以上牌號上調1200元/噸,上調后規格為30Q130的取向硅鋼價格含稅價為 20053.8元/噸。
此外,由于日本的建筑鋼材產能較小,此次災后重建預計將拉動中國建筑鋼材的出口。
災后重建拉動建材出口
日本大地震導致當地大量基礎設施、港口、汽車、房屋摧毀,部分區域甚至遭到毀滅性打擊。
聯合金屬分析師胡艷平昨天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日本汽車及部分工業生產因地震而暫時停產,鋼鐵需求也因此減少,但從中期看,日本在震后將展開災后重建,工業也將逐步復工,用鋼需求將隨之放量。
過去5年,日本粗鋼產量維持在8500萬~12500萬噸之間,占世界粗鋼比重的7%~10%。2010年日本粗鋼產量接近1.1億噸,出口約4340萬噸。
據統計,2010年日本東北部地區鋼鐵產量為2580萬噸,占日本總產量的24%。瑞銀分析師孫旭認為,日本東北部地區的鋼鐵產量將出現明顯下滑,但由于未受影響的鋼鐵廠可以相應地提高產能利用率,預計地震將使日本鋼鐵產量減少10%~15%。
齊魯證券分析師篤慧提供的數據顯示,從日本鋼鐵聯盟的數據來看,2009 年到 2010 年,受災區域鋼材的訂貨量基本占到日本鋼材訂貨總量的30%左右,因此短期內日本部分鋼材品種的出口將會受到影響。
這只是東北地區,由于地震沖擊了日本的供電設施,可能對其他地區的鋼廠生產也造成影響。東北證券分析師潘喜峰認為,核電占日本電力供應的30%以上,本次地震給日本的核電工業造成了重創,因此電力限制也可能對鋼廠的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此外,日本建筑鋼材產量并不大。災后重建首先需要大量的建材。據胡艷平介紹,從日本鋼鐵生產結構來看,其板材所占比重較大,接近70%,所以災后重建將對此類鋼材形成需求,有利于中國的鋼材出口。
高精尖鋼材的機會
國信證券分析師鄭東認為,由于日本鋼鐵行業主要集中于中高端鋼材的生產,如硅鋼片、高檔轎車板等,地震將會直接影響日本高端鋼材的出口,這將對中國高端板材類生產企業形成利好,特別是武鋼、寶鋼等企業將直接受益。
“有利于中國硅鋼替代進口。”寶鋼集團上述人士告訴本報,“從技術層面上看,寶鋼生產的硅鋼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但是相比于日本等生產硅鋼的企業而言,還有一個認知度的問題,需要時間。”
目前,中國硅鋼產品仍依賴于進口,主要進口國集中在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其中日本進口資源仍居硅鋼進口國之首。去年,中國從日本進口的硅鋼占總進口量的48%,與2009年相比有所增加,整體比例增加8個百分點。
2010年,中國進口硅鋼97.61萬噸,其中取向硅鋼26.27萬噸,非取向硅鋼71.34萬噸;出口量為15.59萬噸,其中取向硅鋼1.22萬噸,非取向硅鋼14.37萬噸。
作為硅鋼的下游用戶,天威保變(600550.SH)董秘處一位負責人昨天告訴本報:“目前還不知曉地震是否會影響日本供應商給我們供貨,如果影響到了,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渠道進口,韓國、中國也都在大量生產硅鋼。”
目前,國內生產硅鋼的企業主要有武鋼股份、寶鋼股份(600019.SH)、鞍鋼股份(000898.SZ)等幾家大型企業,其中武鋼股份為國內硅鋼龍頭企業。
具備替代機遇的不僅是硅鋼,據胡艷平介紹,日本出口鋼材中主要以板材為主,其中熱軋、中板及冷軋、鍍鋅占據絕大部分份額。
中國從日本進口的鋼材主要用于高檔汽車、高檔家電等領域。而國內鋼鐵企業近幾年也加大了在這些領域的產品研發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