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新疆伊寧·中亞國際進出口商品交易會陶瓷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名譽會長丁衛東稱,由于國內要求對于陶瓷產品出口設限的呼聲漸高,國家可能將出臺一系列政策,限制陶瓷制品的出口。
據了解,2009年中國生產了各類陶瓷磚64億平方米,比2008年增長11.68%;衛生陶瓷1.57萬件,略有增長,雙雙居世界第一。陶瓷磚出口量仍處世界第一,超過世界陶瓷磚貿易總額的1/3,超過意大利、西班牙兩個出口大國的總和。
丁衛東稱,雖然陶瓷產業體量很大,但在整個產業價值鏈中,中國處于價值鏈的低端。所以陶瓷產品的出口實際上是賣原材料、能源、勞動力,犧牲了中國的環保、污染留給了自己。另外國內的陶瓷企業大多沒有自己的品牌,而是采取貼牌,給外國經銷商做嫁衣裳,出口價格低,盈利微薄。而且,低價導致時常遭遇國外的反傾銷,先后遭到了印度、韓國、歐盟等國家的反傾銷。因此,鑒于上述情況,國家今后可能要出臺一系列政策,限制陶瓷制品的出口。
面對此種情況,國內陶瓷企業應該如何面對呢?業內人士稱,國內有龐大的陶瓷用品需求,國內陶瓷企業在出口限制的同時,應轉過頭來深入開發國內市場,擴大陶瓷內需。另一方面,國內陶瓷企業應深化企業改革,加強品牌意識和品牌建設,提升產品附加值,主打精品出口品牌,不僅會提升中國陶瓷的知名度和銷售利潤,也會避免國際反傾銷的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