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子,你看這顆一克拉行不行?1499元!先挑鉆再做款式。”某河南培育鉆直播間主播正在展示培育鉆裸鉆,詳細介紹不同克拉培育鉆石的品質參數,直播間背景則標識著醒目的年貨節和情人節“全場漏價”。
一家同樣來自河南的培育鉆商家對界面新聞表示,臨近蛇年春節,買培育鉆的人更多了,因為選在這個時候訂婚、結婚的人增多。當然,大部分的買家選擇在過年期間給自己買培育鉆首飾佩戴。“目前來看,2025年春節前的銷售情況比去年好一些。”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國內培育鉆石消費市場可謂是愁云慘淡。
一克拉實驗室培育鉆石毛坯價格在2024年內幾近腰斬。
一位河南培育鉆石商家負責人朱洪嘯告訴界面新聞:“2024年八月至十月份是最低的,直接觸底了,那時候河南有些廠子因為沒利潤都停產了。”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2023年發布的數據顯示,培育鉆毛坯價格事實上從2016年開始就出現下滑,2016年培育鉆毛坯價還能達到天然鉆石的80%,到2023年已經跌至10%以下的水平。但進入2024年,實驗室培育鉆毛坯價格更是直線跳水。
目前,一克拉國內培育鉆石毛坯價格,根據品相的差異在1千至2千元之間浮動。
另有多位河南培育鉆廠商向界面新聞證實了這一情況。必須提到的是,中國是世界最大的人工培育鉆石生產國,其中河南商丘柘城縣被譽為“中國鉆石之都”,全球一半的培育鉆石就產自該縣。
培育鉆石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價格暴跌的同時,培育鉆消費市場在2024年也進入寒冬。
培育鉆石作為消費品在2018年前后進入國內消費者視野,在2022年前后其聲量達到近年來的巔峰,歸功于多家傳統珠寶零售商和獲得投資人青睞的新消費品牌當時爭相入局。但到了2024年,市面上關于培育鉆的討論聲已經式微。一些前兩年曾高調入局培育鉆領域的珠寶零售商,如今也悄然退出或收縮了相關業務。
培育彩鉆品牌LUSANT露璨已經關閉了在上海中信泰富廣場開設的品牌旗艦店,營業時間沒有挺過三年。
LUSANT露璨由上海豫園珠寶時尚集團自主孵化,旗下最出名的黃金珠寶首飾品牌為老廟黃金。2022年7月,在豫園珠寶的主導下,LUSANT露璨在上海開設了這間國內第一間品牌線下旗艦店。隨后,LUSANT露璨于2023年10月在上海高端商場芮歐百貨及大眾知名度高的商場第一八佰伴分別開設了品牌門店。如今,這兩家門店同樣也已經撤柜。
目前,LUSANT露璨天貓旗艦店還在運營當中,是該品牌目前唯一保留的品牌直營渠道。而LUSANT露璨品牌微信公眾號已經斷更,最新營銷內容的發布時間為2024年10月30日。一位靠近豫園珠寶的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確認,該業務線的確已經被調整收縮,“據我所知一個部門(培育鉆相關)的都走了。”
LUSANT露璨品牌線下撤柜后,仍有培育鉆產品庫存需處理。界面新聞在大眾點評看到,部分消費者通過豫園珠寶旗下的亞一珠寶門店買到了LUSANT露璨培育鉆產品。這位知情人士稱,“專柜撤了,至于有些貨肯定還是要銷售,具體在哪些柜臺不太清楚。”
LUSANT露璨品牌此前開設的門店,目前已經撤店
整體上看,本土大型珠寶商如今對培育鉆的態度肉眼可見地冷卻。中國黃金、潮宏基也曾在兩三年前把人工培育鉆石作為戰略重點作為發力。前者計劃培育鉆石研發設計中心、展示交易中心和供應鏈服務中心,后者則與上游供應商力量鉆石合作,擬創建并運營培育鉆石飾品品牌。但迄今為止這兩家企業都沒有如計劃那般向終端市場大力推進培育鉆石商品,為數不多的動作看起來更像是試水。
2022年前后是奢侈品消費在中國達到歷史巔峰的時期,宏觀環境的穩定給予大眾消費的信心,尤其是年輕人對珠寶首飾的興趣持續高漲。而培育鉆石與天然鉆石在物理上被視為同一種東西,但又因為人工制造可規模化生產,因此其價格要遠低于天然鉆石。這使得培育鉆石在那個時期脫穎而出,被認為有潛力成為能夠滿足更大眾市場鉆石消費需求的高性價比替代品。
這是當時一些傳統珠寶商看好并投資培育鉆珠寶賽道的關鍵。不過,緊接下來的整體消費放緩,疊加培育鉆石價格一路下滑,越來越多新加入的培育鉆零售商“卷”起了價格,連帶想要打造品牌的從業者也被迫拉入價格戰。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講師張鵬?告訴界面新聞,培育鉆石珠寶市場內部價格無序競爭導致零售商利潤空間被極度壓縮,市場需求低迷加劇零售商庫存積壓問題。
從業者的體感更明顯。
李十一此前在一家新興培育鉆石珠寶珠寶品牌從事市場營銷工作。該品牌創辦于2021年,最早從時裝周訂貨會上脫穎而出,其賣點是強調設計和藝術性,通過與國內外時尚、藝術、潮流等IP合作,以培育鉆石作為主石打造別具特色的首飾系列。在初期,這家培育鉆石品牌售賣的首飾定價在兩萬至七萬元的區間,同時提供培育鉆裸鉆定制服務。
“頭兩年做的品牌比較少,我們屬于新開發、拓展一條道路,那時比較好做,可供營銷人去嘗試的方式方法很多。”李十一告訴界面新聞,“但是在2023年到2024年,特別是24年,培育鉆市場競爭太激烈了。行業內開始打價格戰,價格競爭加劇。”
培育鉆珠寶品牌君生珠寶創始人劉韻佳告訴界面新聞:“現在國內市場價格內卷非常厲害,而且競爭加劇,從業者信心不足,行業無法團結。我們接觸到的一些培育鉆裸石生產商或者品牌,他們過得挺辛苦的。培育鉆石價格經歷暴跌,傷害從業者和消費者。”
實驗室培育鉆石
培育鉆價格持續下滑還是受到供需關系的影響。
全球培育鉆石產品近年來不斷攀升,根據咨詢機構?恩公司的報告,2020年全球培育鉆石產量達到600萬至700萬克拉,其中五至六成的產量來自中國。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2023年發布的數據則顯示,到了2023年,中國培育鉆石產能與上一年基本持平,約為900萬克拉。2023年僅中國培育鉆石的產量就已超過2020年全球培育鉆石的產量。
在這幾年間,培育鉆石價格實際上在2022年前后出現過價格回暖的情況。“當時培育鉆市場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張鵬?解釋道,“隨著更多企業進入市場生產端供給快速增加,但需求端卻遠不及預期,導致供需不匹配。培育鉆毛坯價格從2022年100美金一克拉下降至2024年的12美金一克拉,跌幅達到85%。”
與此同時,國內珠寶消費的增速在2023年下半年顯著出現放緩,鉆石零售市場也是如此。外部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終端消費者購買意愿的持續低迷傳導至中游鉆石加工商的庫存激增(尤其是大量聚集在印度的鉆石加工商),這進一步加劇培育鉆石批發價格的下跌。
事實上,鉆石市場的中流砥柱天然鉆品類在過去兩三年的行情也是一路下跌。
僅在過去一年,國際天然鉆石均價就大約下跌了24%,從2023年12月的每克拉4300美元(約合3.14萬元人民幣)下跌至2024年12月的每克拉3500美元(約合2.55萬元人民幣)。
天然鉆石 圖片來源:戴比爾斯集團
天然鉆石的低迷實際上同時牽連到培育鉆市場的表現。
張鵬?告訴界面新聞:“很多人喜歡培育鉆實際上是受到天然鉆石品類的影響,二者雖然存在競爭關系,但整體來看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天然鉆消費意愿低迷會彌散到整個行業,也包括培育鉆。消費者對天然鉆消費意愿下降會影響培育鉆消費。”
一個事實是,培育鉆珠寶概念在國內的時間僅短短五六年,消費者對其認知不足。如果只是把它看作“天然鉆石”的替代品,消費者“對其價格比較敏感。”在這個階段開啟價格戰,對于賣設計、賣故事、賣成品培育鉆珠寶的商家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
國際培育鉆石品牌電商平臺THE FUTURE ROCKS創始人曾冠雄(Anthony Tsang)告訴界面新聞:“國內消費者注重高性價比,但如果一克拉培育鉆賣1000塊人民幣,一直無限下跌,對于整個行業整體來講并不好。”
THE FUTURE ROCKS創立時間為2019年,2021年4月正式上線。概括而言,該公司是一個專門銷售自家品牌培育鉆石和世界各地寶石設計師成品鉆商品的國際電商平臺。早期,該平臺主要面向美國市場,后者為全球最大的培育鉆石消費市場。到了2023年,THE FUTURE ROCKS登錄天貓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開始面向中國消費者售賣成品培育鉆珠寶首飾。目前平臺大概有來自11個國家的26個品牌入駐,SKU約為1200個。值得提到的是,THE FUTURE ROCKS獲得香港周生生珠寶的注資。
曾冠雄補充道:“有些培育鉆一克拉賣1000元或幾百元,但我們平臺不會降到這么低的價格。我們會挑選獨特設計的培育鉆珠寶成品,再賣出去。所以,大陸市場對我們來說是有點挑戰性的。”
THE FUTURE ROCKS平臺上售賣的成品培育鉆石鑲嵌戒指
這也解釋了部分有財務增長壓力的大型珠寶上市公司為何在現階段退出或暫緩培育鉆業務。它們進入培育鉆市場時間短,投資有限,相關生意規模又尚小,公司退出培育鉆這一創新業務,收縮回歸至核心品牌上更能確保利潤。
國內珠寶行業關于培育鉆市場的前景始終存在分歧。2023年6月,香港周大福珠寶集團高管在一場閉門交流會上曾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暫時沒有培育鉆市場的想法,原因是“這個市場還沒有穩定。”
這是周大福更早以前就試水這一賽道之后得出的結論。2021年,周大福珠寶曾經短暫地在天貓上線過一個培育鉆品牌。但該“試驗品”在數月之后就“壽終正寢”了。周大福珠寶曾在投資者問中承認過當時是在測試“培育鉆”品類。
總體上看,國內培育鉆石消費市場經過前面幾年的發展,至今仍然未被主流人群所接受,甚至呈現出該品類還沒大火就先“過氣”的趨勢。
行業自媒體《鉆石觀察》的創始人朱光宇近日發文分析道,“培育鉆石在中國社會的認知度其實還是挺低的。從我們經歷的To-C(面向消費者)的場合來看,有相當一部分終端消費者甚至分不清培育鉆石、莫桑石和鋯石,這是一個令人遺憾的現狀。”
而培育鉆石當前在零售市場上的價值占比依然很有限。朱光宇在文中預計,“印度和中國市場比較缺乏數據統計,但估計零售額占比或許連10%都不到。”而根據其援引的行業數據,在全球最大的培育鉆石消費市場美國,培育鉆石的零售額占比也只有14%,或另說為25%。
不過,多家位于河南的廠商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判斷,培育鉆石毛坯價格在經歷2024年的大幅跳水后大概率已經觸底。事實上在2024年12月,培育鉆石行業的確迎來了一波毛坯鉆集體漲價。
華晶上海、黃河旋風、惠豐鉆石等上游人工鉆石廠商已經發布了漲價通知,綜合漲價幅度在10%至13%左右。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惠豐鉆石表示培育鉆石價格已到底部,未來只會是復蘇性反彈或波動性反彈,不會再低于此前價格。
一位在抖音上銷售培育鉆產品的河南商家告訴界面新聞,“最近因為(培育鉆毛坯)供應量減少了,價格略微小漲一點,(漲了)大概幾十、一百塊錢。”
其中高品相的培育鉆石漲幅更為顯著。同樣在抖音開店的中豫培育鉆石工作人員對界面新聞表示,“現在上海IGI證書認定的ZVVS1的培育鉆裸鉆一克拉兩千多,這段時間價格有所回升。行業大洗牌把一些不大好的培育鉆生產淘汰,培育鉆價格上漲了一些。”
有人選擇退出,也有人選擇在這個階段入局。一些鉆石珠寶從業者認為,當前培育鉆石的價格是進駐創業的好時機。
一位長居國外的天然鉆石行業博主在2024年開始售賣培育鉆成品。“每個人想法不一樣,我覺得現在這個價格才是培育鉆的合理價位,之前的價格過高。”她告訴界面新聞,“每個時代都有其科技變革,如果培育鉆價格保持在合理范圍內,市場前景還是很不錯的,未來應該還會有更多品牌入局。”
而君生珠寶品牌創始人劉韻佳則計劃在2025年下半年進入線下渠道開設品牌第一間門店。現階段,君生珠寶主要通過線上渠道接受私人定制的方式銷售培育鉆石成品。
“2020年前互聯網迅猛發展,大家手里有錢,營銷鋪天蓋地,如果當時入局,我們很難卷過別人。”劉韻佳認為,“這兩年,大家在營銷上的投入比較謹慎,此時更有利于我們品牌被看見。”
對于國內培育鉆石消費的未來,大部分培育鉆石零售商和從業者在采訪中都表達了同一個觀點,即仍然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去培養市場的認知度和認可度。從短期來看,品牌應對當前市場的策略、本土消費環境的改善、消費偏好轉變等因素都會對培育鉆消費情況造成直接影響。
成品培育鉆石首飾 圖片來源:THE FUTURE ROCKS平臺
以THE FUTURE ROCKS為例,該公司在中國市場售賣的品牌或設計師款培育鉆飾品主要定位為“時尚配飾”,其定價和定位都傾向于與潘多拉、施華洛世奇等如今也在布局培育鉆飾品的國際大牌進行競爭。
從其定位也能看出,THE FUTURE ROCKS似乎有意與蒂芙尼、卡地亞等主打天然鉆石的國際高端品牌打開差異,一方面也是面對不同的受眾群體,另一方面恐怕也有避開與天然鉆品牌直接競爭的考慮,避免對彼此的市場定位和價值造成直接沖擊。
“我們平臺一是需要強調我們的定位,明確賣成品而不是培育鉆裸鉆。”在曾冠雄看來,強調設計、故事等能為培育鉆首飾帶來附加價值,這是消費者愿意買單的關鍵。
“另一是平臺上已經入駐的國外品牌,這是在國內其他平臺上找不到的,所以這對我們來講也是一個賣點。消費者會愿意付多一點點的錢,買其他渠道買不到東西。”
接下來,THE FUTURE ROCKS會繼續深耕國內市場的三個線上渠道,但沒有計劃向線下拓展,不過會繼續定期在線下舉辦快閃店。過去兩年,THE FUTURE ROCKS在國內市場,先后在上海和香港開設過快閃店。“市場營銷的投入還會繼續,但我們會把錢花在刀刃上,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回報率,我們才會花一些錢。不是所有渠道都要砸錢,花錢會稍微精準一點。”
進入2025年,曾冠雄對界面新聞表示:“我還是比較觀望的,有可能是調整的一年。后年(2026年)有可能會稍微恢復正常,有可能再沖一下。”
總體上看,雖然培育鉆消費市場落至低谷,但部分從業者仍然堅守這份生意。不管是在抖音直播見賣貨的河南商家,還是看準培育鉆長遠潛力而致力于打造時尚配飾品牌的創業者們,這個即將來臨的農歷蛇年春節將是他們在2025年需要奮力一搏的首個關鍵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