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鉆石替代黃金成為中國新婚夫婦新寵”被寫入環球網一篇文章的標題。彼時,黃金價格基本維持在“2”字頭。
如今,各大品牌金店零售金飾價格已沖破800元大關,而鉆石價格的起伏漲落似乎沒有引起很大的市場漣漪,不像金價那樣給人“過山車”般驚心動魄的體驗。不過,在廣州市番禺區、深圳市羅湖區,這個閃閃發亮的“寶石之王”,依然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采購者。
廣東,優秀的鉆石“打磨家”
周中的傍晚時分,番禺大羅珠寶鎮依舊熙熙攘攘,不少顧客在選購黃金、珠寶和鉆石首飾。在廣州華林國際玉器城,越過刻有“中國珠寶玉器第一街”的石碑,眼前便是一片琳瑯滿目的翡翠玉石、彩寶鉆石、文玩珠串等飾品,記者注意到,眾多直播平臺的主播們也在此選貨和直播。
在社交平臺上,不乏外地顧客分享“安全下車”的買鉆經驗。記者梳理了大量帖子,發現消費者的買鉆動機主要是婚事等剛需、“悅己”等新型需求。一位顧客分享道,“在外面買一個50分的鉆石,在水貝能買3個50分”。GIA證書、鉆石成色等級、砍價技巧等,成為網友們熱議的焦點。
從小作坊到大園區,鉆石經過了漫長的市場“打磨”,逐漸融入居民的日常消費生活。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我國鉆石加工貿易在上世紀70年代迅速形成,40多年來,以廣東鉆石加工貿易為代表的中國鉆石外貿經歷了從無到有的發展,加工工藝技術水平迅速提高。廣東是中國最大的鉆石加工中心和外貿聚集地,其中,大羅珠寶鎮、廣州華林和水貝市場等,就是大浪淘沙下堅實立足的市場典范。
世界珠寶,番禺智造。廣州鉆石交易中心向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在番禺,已經形成以沙灣珠寶產業園、大羅塘珠寶集聚區為中心的產業經濟圈,珠寶行業市場主體約1.3萬家;從業人員超10萬人,約占粵港澳大灣區珠寶從業人數四分之一,另有專業型工匠超4萬人。
當前,廣東省有注冊珠寶類企業5000多家,工作人員超過200萬人。廣東的鉆石加工銷售份額,占全國的70%以上,以廣州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更成為香港鉆石出口的重要加工基地。
從全球來看,鉆石貿易包括毛坯鉆石貿易、成品鉆石貿易和鉆石首飾貿易。值得一提的是,據金伯利進程(Kimberley Process)數據、廣州鉆石交易中心的整理結果,2023年中國(含香港地區)毛坯鉆石進出口貿易量和貿易額排在全球第六位,2023年毛坯鉆石進出口貿易量為2431萬克拉,同比2022年1069萬克拉上漲127%。
同時,廣東省的毛坯鉆石、成品鉆石和鉆石首飾的進出口貿易金額,分別為1.6億美元、44億美元和43億美元,分別占中國(不含香港地區)相應類別的進出口貿易金額的28%、61%和69%。其中,中國香港、美國、澳大利亞等是廣東鉆石首飾的主要貿易伙伴。由此,也可以看出廣東在鉆石產業中迸發的強大內生動力,以及廣東開放的國際“朋友圈”。
鉆石行業如何再造消費神話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出自鉆石巨頭戴比爾斯的廣告語,曾十分火爆。然而,放眼全球,近年來,天然鉆石的情感營銷似乎不再那么吃香。天然鉆石的整體價格從2022年中開始,經歷了較為明顯的下滑。根據相關媒體近日的報道,培育鉆石的走俏正重塑全球市場格局,1克拉天然鉆商品過去一年跌價超過20%。
知名鉆石數據服務商拉帕波特集團在近日發布的報告中預測,2024年,培育鉆石在婚戒市場的占比將突破50%。除了行業的內卷、培育鉆石的興起,如何改良消費者培育,也是行業需要面臨的問題。有分析認為,這屆年輕人較為務實、低調,對于用鉆石代表愛情的消費邏輯更為謹慎。
今年上半年,戴比爾斯鉆石業務銷售額同比下降21%至22.5億美元,銷售量同比下降22%至1190萬克拉,不過,由于產品組合偏向于價值更高的毛坯鉆石,因此鉆石平均銷售價格同比增長0.6%至每克拉164美元。
據鉆石行業知名自媒體“鉆石觀察”,今年年初,國際鉆石報價單創始人馬丁·雷鵬博在研討會上表示,2024年天然鉆石需求和銷售總額或將下降20%。天然鉆石市場正在經歷一個根本的重塑過程,將對行業產生“無法改變的長期影響”。5月的一場研討會則重點討論了全球鉆石市場放緩的原因。
廣州鉆石交易中心市場部經理陳夢娜告訴記者,當前,鉆石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供需失衡。天然鉆石行業面臨供應過剩的問題,加上需求恢復不及預期,導致天然鉆石價格持續低迷。不過,天然鉆石的稀有性和自然形成過程仍然使其具有獨特的價值。
挑戰同樣存在于培育鉆石行業,有河南培育鉆石銷售商向媒體透露,培育鉆石毛坯價格從2022年年初的每克拉近100美元高點,急劇下跌至近期的約15美元,跌幅達85%,甚至出現了“金比鉆貴”的現象。同時,行業人士認為,培育鉆石的標準化建設比較滯后,仍沿用天然鉆石的鑒定標準,鑒定成本較高。
市場多方為行業煥新而努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也就不難理解近期業界各方為行業作出的努力。
在今年8月舉行的2024年中國培育鉆石產業發展研討會上,加快推動培育鉆石行業標準化體系建設成為討論重點。即將在11月拉開帷幕的2024金剛石產業大會,也將聚焦培育鉆石,并在大會期間發放消費券,激發消費潛力。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佘丁順認為,我國培育鉆石市場正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
另一方面,天然鉆石的忠實擁躉仍然很多。如馬丁·雷鵬博曾多次表達對天然鉆石的支持、對培育鉆石的不滿與不安,他認為看待行業時要著重觀察需求,這是拉動行業發展的關鍵力量。消費者們也在“用腳投票”,《2023年天然鉆石洞察報告》顯示,中國已躍升為世界上第二大鉆石珠寶需求國,在全球鉆石珠寶總需求價值中所占份額為10%。
今年6月,戴比爾斯宣布停止為旗下的培育鉆石品牌Lightbox生產培育鉆石,未來將專注于天然鉆石的生產與銷售。為了把握住中國市場的趨勢,戴比爾斯于去年12月宣布加大投資,并與我國的珠寶國檢聯手出品系列天然鉆石知識科普節目。
成熟的產業鏈、巨大的市場潛力,使中國越來越成為全球珠寶產業的中堅力量。在近日開幕的2024中國國際珠寶展上,鉆石展區被設在一號館,越來越多中國珠寶企業邁入品牌經濟時代,菜百首飾的情侶鉆石對戒等鉆石珠寶產品受到矚目。
此外,今年9月,由戴比爾斯集團高管擔任主席的天然鉆石協會,與上海鉆石交易所達成官方戰略合作,未來將針對天然鉆石,打造一系列線上線下傳播項目,并促進天然鉆石行業的市場透明化與規范化發展。上海鉆石交易所總裁林強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天然鉆石和培育鉆石是“橋歸橋、路歸路”的關系,可以并行發展。
協會首席執行官大衛·凱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鉆石的真正價值體現在它的稀有性和獨一無二。過去一年,中國珠寶零售商的銷售確實面臨一些挑戰,但仍對中國市場保持信心,“許多情況下,消費者更加重視天然鉆石,并渴望擁有這樣的首飾。”
大衛·凱利還表示,天然鉆石行業是一個維系著全球1000萬人的生計的重要行業。最近30年,鉆石價格平均每年上漲3%左右。未來一兩年之內,天然鉆石價格依舊有可能再次回升至歷史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