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位于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的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光伏項目成功并網發電。該項目的投運,不僅能為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提供綠色、清潔的能源動力,還將更好地保障園區電力安全有序供應,實現節能減排與降損增效兼顧,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
“電能表安裝調試完成,設備檢查無誤,可以送電。”當天上午11點,隨著國家電網紅巖(市區高新)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明延喆完成最后一塊計量表的安裝、調試,陸海新通道運營重慶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項具備并網發電條件。
據悉,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光伏項目采取“光伏+屋頂(車棚)”開發模式,利用園區辦公樓、倉庫、凍庫的屋頂和停車棚頂,將光伏發電技術與無水港園區集成,把產生的清節能源就近輸出到電網系統中。該項目占地面積約28000平方米,總裝機容量2.035MW,運營模式為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預計年光伏發電上網電量136萬KWh,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00噸。
近年來,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保障能源供應安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推動能源產業升級的共同選擇。陸海新通道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提出光伏發電申請后,國網重慶市區供電公司積極組織專業人員現場查勘、收集資料,編制光伏發電項目接入系統方案,為其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和支持,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據了解,光伏發電具有零消耗、零污染、零排放的獨特優勢。陸海新通道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利用廠房屋頂資源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不僅有效降低企業的能耗和碳排放,也為生產經營提供了更加可靠的電力支持。
國網重慶市區供電公司將積極貫徹國家低碳能源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強與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的深化合作,推進低碳物流園區建設,繼續發展綠色低碳和智慧技術,用創新賦能綠色航運。同時,該公司還將有序推進轄區內屋頂分布式光伏市場拓展工作,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升清潔能源使用率,以綠色動能推動“雙碳”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