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偉的三峽工程、西電東送“大動脈”、昌吉-古泉±1100千伏等大型特高壓直流工程……這些項目背后離不開寶鋼股份強大的高品質取向硅鋼供應能力。
近日,中國證券報記者走進寶鋼股份硅鋼事業部第四智慧工廠,智能化的作業環境和先進的制造技術,反映出寶鋼股份在硅鋼領域實現從“追趕者”到“探路者”,硅鋼被國外廠商“卡脖子”的情況已不復存在。
智能化生產
走進寶鋼股份硅鋼事業部第四智慧工廠可以看到,一排排機器人正在有條不紊作業。“這里主要生產極薄規格頂級取向硅鋼,目前已實現多種高等級取向硅鋼的全球首發。”一位工作人員介紹。
硅鋼被譽為鋼鐵行業“皇冠上的明珠”,具有投資金額大、技術難度大、附加值高等特點。硅鋼一般分為無取向硅鋼和取向硅鋼。其中,取向硅鋼主要應用于變壓器領域。2019年7月,寶鋼股份硅鋼事業部第四智慧工廠建成投運。公司率先建設應用硅鋼智慧決策系統,成功上線了31項智慧制造項目。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寶鋼股份硅鋼事業部技術總監、首席研究員李國保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對國外技術封鎖,上世紀九十年代,寶鋼股份投身于尖端低溫HIB技術研發,如今難題逐步被攻克。
“當時,我們去國外考察,技術設備人家連看都不讓看。”李國保說。從1997年到2008年,寶鋼股份成功突破了“卡脖子”技術。取向硅鋼第一卷合格產品在2008年成功下線,標志著寶鋼股份實現了高等級取向硅鋼制造技術從無到有的跨越。“2022年,寶鋼股份取向硅鋼產銷量均突破100萬噸,預計2024年取向硅鋼產能將達到116萬噸,后續將超過150萬噸,可有力支撐電力裝備制造業發展。”
打開新天地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亦為鋼鐵行業打開了新天地。
李國保表示,大約十五年前,寶鋼股份就開始研發探索鋼鐵產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應用。新能源汽車所使用的硅鋼產品性能要求與一般電機不同,除了要求損耗低、磁感高,還要求有較好的機械強度。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擺在眼前的是一個物理學上的矛盾。”李國保表示,在常規生產條件下,一般硅鋼產品機械強度高,磁性就會相對下降。“為解決這個問題,科研人員沒日沒夜地工作,并設立了無取向硅鋼產品結構優化項目對此進行深入探索研究,最終成功突破了這一技術難題。”
今年3月,寶鋼股份無取向硅鋼產品結構優化項目正式建成投產。作為全球第一個完全面向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等級無取向硅鋼專業產線,該項目每年將為新能源汽車用戶提供50萬噸頂級高牌號無取向硅鋼產品。寶鋼股份表示,項目成功投產,將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工業蓬勃發展提供堅強保障,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寶鋼股份無取向硅鋼產品結構優化項目投產后,產能爬坡迅速,頂級高牌號無取向硅鋼生產能力大幅提升,預計于2023年10月實現全線‘四達’目標,即達產、達標、達能、達效。”李國保表示。
做硅鋼技術“探路者”
寶鋼股份表示,硅鋼產品目前服務全球400多家企業,產品遠銷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技術方面,寶鋼股份取向硅鋼獲授權發明專利83項(國際專利4項)、實用新型127項,制定國家標準2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并獲得多項省部級獎項。同時,《高性能取向硅鋼研發制造與應用》項目榮獲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
如今,寶鋼股份已成為硅鋼領域的“探路者”。“不管是取向硅鋼還是無取向硅鋼,損耗更低、發熱更少,這是硅鋼技術開發永恒的目標。”李國保表示。
面對前景廣闊的新能源汽車領域,李國保稱,新能源汽車用無取向硅鋼正向著高磁感、低鐵損、高強度方向發展,未來會進一步提升比功率。
華泰證券研報顯示,在高頻工作環境下,新能源車驅動電機對無取向硅鋼提出了更高要求,降低鐵損是無取向硅鋼發展重點,生產工藝存在較高壁壘。預計2022年至2025年高牌號無取向硅鋼需求量年均復合增速約為12.5%。其中,新能源車領域復合增速約為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