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金剛光伏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不超35名特定對象發行不超6480萬股公司股份,募集資金不超過20億元,其中14億元擬用于年產4.8GW高效異質結電池及1.2GW組件生產線項目,剩余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進一步擴大產能
預案顯示,年產4.8GW高效異質結電池及1.2GW組件生產線項目總投資金額為36.02億元,項目通過金剛光伏控股子公司歐昊新能源電力(甘肅)有限責任公司實施,實施地點為甘肅省酒泉市。
項目計劃新建高效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生產線及相應的輔助配套設施設備等,建設周期為18個月,達產后將新增4.8GW高效異質結電池片與1.2GW高效太陽能組件產能。經測算,該項目稅后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12.30%,靜態投資回收期8.34年(含建設期)。
有不愿具名的業內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金剛光伏已經在蘇州建成了1.2GW異質結電池及組件生產線,是目前少數能實現異質結電池片規模化量產的企業之一,在異質結技術研發與生產方面有著領先優勢。”
資料顯示,金剛光伏成立于1994年,原名為金剛玻璃,此前主要專注各類高科技特種玻璃及系統研發、設計、生產,產品包括防火幕墻、建筑玻璃等。
2021年6月份,金剛玻璃進軍光伏產業,布局異質結光伏電池,在蘇州吳江投建了1.2GW大尺寸半片超高效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及組件項目。該項目于2022年3月份實現首片電池片下線,經過量產爬坡后,單月產能已接近滿產。目前公司吳江兩條微晶產線正在持續穩定生產,產品大部分用于出口。
2022年度,公司光伏業務營收占總營收的比重接近80%,至此,公司實現了主營業務的逐步轉型,聚焦光伏電池主業,成為集光伏電池研發、生產及銷售于一體的新能源企業,并于2022年更名為金剛光伏。
金剛光伏方面表示:“上述項目的實施,能夠有效提升公司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生產規模,有利于擴大市場份額,進一步拓展和完善公司的主營業務,增強公司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公司光伏業務板塊的收入占營業收入總額的比重將會繼續提升。”
光伏電池市場空間廣闊
異質結太陽電池簡稱HJT電池,屬于N型電池中的一種。是采用HJT結構的硅太陽能電池,該技術是在晶體硅上沉積非晶硅薄膜,它綜合了晶體硅電池與薄膜電池的優勢。
“目前,N型電池片主要線路有TOPCon和HJT兩種,HJT效率提升比TOPCon更有前景,還可以薄片化降成本,疊加鈣鈦礦后效率可超過30%。”興儲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劉繼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HJT憑借其雙面率、衰減率、溫度特性、轉換效率方面的優秀性能以及工藝制程方面的良好適用性,更易實現硅片薄片化、生產工序更少、穩定性更好。近期,異質結電池已經成為當前第三代光伏電池技術中最具影響力、最有技術經濟前景的技術路線之一。”
從量產效率來看,目前HJT單面微晶平均量產效率已實現25%的突破,金剛光伏、華晟單面微晶平均量產效率已達25%。
據悉,金剛光伏年產4.8GW高效異質結電池及1.2GW組件生產線項目使用的就是雙面微晶技術。雙面微晶工藝通過把HJT電池正面的n型非晶硅和背面的p型非晶硅微晶化,以提高電池的導電性和透光率,未來能夠提升0.5個百分點以上電池轉換效率。
前述分析人士告訴記者:“從整個光伏產業來看,作為光伏產業鏈中的核心產品,受益于行業態勢利好,光伏電池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市場需求快速上漲以及產業化的不斷加速,HJT電池市場份額將逐年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