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向海平指出,光伏發電已成為各國競相角逐、爭相投入的重點領域,是新一輪能源革命與科技產業革命的主戰場之一,競爭日趨激烈,技術不斷迭代,新的技術路線不斷涌現,轉換效率不斷刷新。誰能在科技創新中占領“制高點”,誰就能在產業發展中獲得“先手棋”,掌握主動權。
據向海平介紹,我國光伏發電在政策的有力支撐和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由小到大到強、由跟跑到并跑到領跑、由先行軍到生力軍到主力軍的跨越式發展,成就舉世矚目。
一是開發規模持續擴大。新增裝機、總裝機容量分別連續9年、7年位居全球第一,現已成為我國裝機規模第三大電源。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我國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約3.5億千瓦,僅次于火電、水電,在全部發電裝機中占比14.2%。其中集中式光伏約2.1億千瓦,分布式光伏約1.4億千瓦,呈現出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的發展態勢。
二是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光伏電池轉換效率持續提升,多次刷新世界記錄,量產單晶硅電池的平均轉換效率已達到23.1%。
三是具備比較完備的光伏全產業鏈體系。國際競爭優勢凸顯,產業鏈產量在全球占比75%以上。
四是開發建設成本不斷降低。目前光伏發電平均造價為4元/瓦左右,平均上網電價為0.3元/千瓦時左右,僅為2012年的四分之一左右,已全面進入平價無補貼發展新階段,擺脫了補貼依賴。
當前,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普遍共識,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向海平指出,“十四五”是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期、窗口期。他表示,國家能源局將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深入實施“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推動可再生能源實現大規模、高比例、高質量、市場化發展。
向海平表示,“根據光伏發電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不斷完善發展政策與發展環境,重點出臺了‘一個規劃、一部政策、兩大舉措’。‘一個規劃’是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一部政策’是指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兩大舉措’是指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的發展思路,組織開展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和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工作。”
向海平透露,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政策的支撐作用,推動各項舉措落地實施、見行見效,促進光伏發電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