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4日,河南力量鉆石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成為柘城縣第一家上市的本土企業,也是商丘市首家創業板上市企業。
2022年7月18日,柘城惠豐鉆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這是柘城縣第二家上市企業,同時,也是商丘市首家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更是商丘市企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不到1年的時間里連續2家公司在主板上市,這不僅展現了柘城縣多措并舉加快企業上市步伐的豐碩成果,更是該縣40余年不斷培育發展超硬材料產業的生動縮影。
1、精心培育終得碩果累累
柘城超硬材料產業的發展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市、縣兩級把超硬材料作為主導產業精心培育,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個思路貫始終,歷經40余年培育發展,由原來“小、散、亂”的作坊式格局,形成了原輔材料、工業級金剛石單晶、金剛石微粉、寶石級金剛石、金剛石制品、鉆石首飾等完整的產業鏈條,走出了一條傳統農區不依賴資源發展工業的路子。
該縣搶抓省委、省政府支持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機遇,堅持集群發展,打造高能級產業發展平臺,投入30多億元,建成了高新區綜合服務中心、省級人造金剛石微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等。規劃建設400余畝的超硬材料產業園,60多家企業先后入駐。柘城高新區2013年被科技部評為國家超硬材料及制品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同時,樹牢“項目為王”理念,精準繪制產業圖譜和招商圖譜,盯準北京、天津、廣東佛山等金剛石制品企業集中地,大力實施產業鏈雙向延伸戰略。在上游,積極發展高端金剛石壓機制造業。往下游,重點發展培育鉆石、金剛石制品。目前已形成了原輔材料、工業級金剛石單晶、金剛石微粉、寶石級金剛石、金剛石制品、鉆石首飾等全產業鏈條,年產單晶30億克拉、金剛石微粉60億克拉、培育鉆石400萬克拉、制品3000萬件(套),金剛石微粉年產量和出口量分別占全國的70%和50%,大顆粒單晶產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龍頭企業河南晶拓國際鉆石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培育鉆石經銷商。
2、科技賦能鑄造高精品質
柘城縣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深化與16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關系,著力構建“企業+政府+協會+科研院所”的技術創新體系。目前,在一批頂尖人才的帶領下,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極大提升,實現了由“賣產品”向“賣技術”的轉變。目前全縣專利研發總量605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42件,商標總量達297件。
為提高自主研發能力,該縣著力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鼓勵建設自主研發基地;設立3000萬元科技創新基金,支持重點企業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工程實驗室、院士工作站等研發平臺,鼓勵企業引進新技術、加強科技研發、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柘城縣共培育超硬材料高新技術企業15家,建成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家,建成河南省人造金剛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立微納米金剛石粉體材料院士工作站1處、博士后研發基地2處。
該縣堅持推進“三大改造”,支持企業全面實施“生產換線”“機器換人”“設備換芯”,提速智能化改造步伐,推動超硬材料產業由“工具時代”進入“功能時代”。
3、優化服務助推產業升級
柘城縣全力當好“后臺服務器”,優化上市生態。該縣積極落實河南省推進企業上市五年倍增行動,設立2000萬元的企業上市掛牌基金,明確上市企業、掛牌企業和展示企業的獎勵標準和優惠政策,在產權、稅收、資金上對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組建專班、明確專人、制定專案,開辟“綠色通道”,全力支持企業加快上市步伐。
為激活市場活力,該縣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王景宇、縣長余化敏任雙組長的縣“萬人助萬企”活動領導小組,以及以縣長余化敏為組長的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持之以恒減權、放權、賦權。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全縣46個政務服務部門全部入駐縣政務服務大廳,設立“一窗通辦”綜合窗口,各窗口已全部實現網上辦理,1771項政務服務事項都能通過河南省政務服務網提出申請,統一辦理,為企業營造了寬松的發展環境。
該縣深入開展“企業服務日”活動,實行駐廠服務,采取目標任務制,一周一匯報,10天一現場辦公,及時協調解決企業上市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盡最大努力幫助企業清除障礙。
此外,每月15日該縣堅持組織企業負責人和包聯干部參加“企業家大講堂”,幫助企業更新觀念、提振信心。截至目前,柘城縣新增高企申報企業10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56%,完成省定目標。新增市科技創業領軍人才1名,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23家。